首页 > 正文
【定点帮扶】中远海运发力乡村振兴,让“绿叶子变票子”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05-29 15:47:07 【字体:
【字体:

“有了这个茶厂,我家每天把鲜叶卖到茶厂。前脚交茶、后脚领钱,天天都有进账。”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德党镇忙见田村村民周浩然对镇里的这座茶厂赞不绝口。

周浩然所说的茶厂,是中远海运集团帮扶永德县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中远海运集团在定点帮扶的永德县脱贫摘帽后,又结合县里的产业发展布局,转变帮扶方式,以助推茶产业振兴为突破口,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中远海运集体帮扶的忙见田村茶厂。受访者供图

说起永德县,便离不了“茶”这个字。这里是普洱茶主产区和云南大叶种茶的原生地之一,2018年被评为“中国茶业百强县”之一。

但是,这里也存在“有大生产,无大加工,难以形成强产业;有大基地,无大园区,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有特色产品,无强品牌,难以形成高收入”等问题,制约着永德茶产业专业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中远海运集团的挂职干部深入实地调研后,决定制定振兴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帮扶方案,发挥集团资金、人才、技术和渠道优势,对茶产业的基础设施、科技培训、品牌打造、产品销售、消费帮扶等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推动永德茶产业规模化、龙头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发展。

中远海运集团创新了许多招数:

第一招,捐建茶厂+厂房租赁。

集团先后投入资金530万元,在永德县德党镇忙见田村、小勐统镇垭口村、班卡乡放马场村各捐建1座茶厂,所捐建的茶厂归3个村集体所有。

村集体以厂房租赁的方式,引进云南中源茶叶有限公司运营,成立村级茶叶专业合作社,按照“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

第二招,订单培训+做强品牌。

为做实茶农培训,生产出更高品质的茶叶,集团专门量身订制茶农培养方案,牵头组织实施“永德茶业千人培训计划”,开展茶叶从种植、管护、采摘、制作、冲泡、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培训,先后培训出近百余名茶艺师和茶企管理人员。

同时,以提品质、强品牌、创特色为突破口,开发“海德号”系列产品,产品为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和滇红茶3大类,产品市场知名度、占有率和品牌效益逐年提升。

第三招,开拓市场+消费帮扶。

围绕永德茶叶市场“打不开”、农产品“走不出”的发展症结,建立集团和永德茶叶的开发、包装设计、品牌申报、营销推广、网店销售等方面进行“一条龙”的产品服务体系,依托集团所属“远洋壹号”“远海商城”等8个电商平台面向全国销售。

同时,中远海运集团还先后发动集团各级工会购买扶贫茶10.64万饼,带动地方增收。

在中远海运帮助下,当地获得了切实的效益。

租赁经营茶厂的云南中源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金玲介绍:“中远海运集团援建的放马场、垭口、忙见田3座茶厂,每年可实现产值1400多万元、利润200多万元、税收60多万元,可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0多人、茶农户均增收2000多元。”

2022年,三座茶厂实现工业产值1583.47万元、利润248.51万元。忙见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4万元,垭口村和放马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过6万元。

村民更是得到了稳定的收入。

“中远海运集团帮助我们建了茶厂,引进了制茶企业,帮助我们打通了茶叶销路,实现了茶产业增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户收入,企业盈利,最终实现三方共赢”。放马场村党总支书记杨国伟说。

据介绍,三座茶厂每年直接带动1520户茶农户均增收1000元—2000元,直接带动312户低收入户户均增收1500元—2500元,实现“农户家门口就业和顾家”两不误。

  

忙见田村村民正在鸡舍工作。受访者供图

如今,“绿叶子变成钞票子”的故事在上演的同时,中远海运集团又有了新动作——投入100万元资金,在忙见田村大力发展乌骨鸡生态养殖,全力打造“海德鸡”品牌,仅2022年全村70余户“海德鸡”养殖户收入超过110万元。

在帮扶产业振兴的同时,中远海运集团先后又投入资金2759万元,帮助永德建成硬板路17条49.1公里,建设民居房78间,建成活动室6个、文化活动场所7个、饮水工程和人居环境提升项目19个。

“小土鸡”变“金凤凰”,乡村“蝶变”换新颜。这样的故事,正在永德县发生着。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