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定点帮扶】这群人在云南共同缔造,究竟造了什么?
来源:“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       2023-05-30 15:42:32 【字体:
【字体:

5月25日,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高松在临沧市凤庆县调研期间,来到凤山镇红塘村,走访村民家里的小菜园。

小菜园里蔬菜花果井然有序,还能围炉煮茶,村民们喝着自产的特色红茶聊天休憩,十分惬意。

这些美丽的小菜园正是在中山大学定点帮扶小组的支持下,由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师生们与村民们共同缔造。

他们还跨过澜沧江,从凤山镇红塘村到鲁史镇塘房村,帮助村民改造传统农房。

小菜园变形记

为什么要帮村民建设小菜园?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李郇教授团队认为,小菜园能成为村民们可观、可食的乡村花园,茶余饭后的社交场所,还能承接耕读传统,符合日常生活需求的公共空间。

从房前屋后的这些小事做起,激发村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可观、可食的乡村花园,茶余饭后的社交场所

  

 

红塘村小菜园方案设计图

 

实施过程中采用“共同缔造”的方法。

决策共谋

师生与政府和群众深入沟通,挖掘群众需求,汇集群众智慧 。

 

 

 

“共同缔造”决策共谋

 

发展共建

村民一起参与劳动,会对自己建设的空间与环境更具自发管理与维护的意愿。

 

“共同缔造”发展共建

 

建设共管

建立群众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

 

“共同缔造”建设共管

 

效果共评

村民对项目进行评价反馈。

 

“共同缔造”效果共评

 

成果共享

改造完成后,大家一起共享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改造后,村民共享美好人居环境

 

菜园的成功修建,在红塘村村民中引起热烈反响。

  

目前小菜园建设第一批5户,第二批6户已经改造完成,第三批1户还在建设,共有30多户村民自发报名,想要参与到房前屋后改造中。

 

中大师生与红塘村村民

 

农房改造

小菜园改造进行如火如荼,师生们又来到了凤庆县鲁史镇塘房村。

 

凤庆县鲁史镇塘坊村

 

这里石头房子、石头屋顶颇为古朴,是一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但与村落整体风貌保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房子内部条件的落后。

 

 

部分住宅改造前的室内环境

 

一方面村民生活不方便,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改造破坏了村庄的古朴风貌。如何在让村民生活方便的同时保持古朴风貌?

师生们打算选取三组房子进行改造,通过这三户带动全村面貌的改变。

 

试点住宅选择

 

改造过程中就地取材使用当地材料。

  

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方工艺。

  

让经验老到的地方工匠共同参与。

  

最终成功满足了现代化的需求,成功实现了“现代化”改造和继承古朴风貌的统一。

 

现代化需求

 

改造过程更激发了村民们的团结心凝聚力,大家一起参与共建。

 

村民积极参与共建

 

第一个厨房已经改造完毕,环境变化也让屋主陶荣朝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眼神有了光,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厨房改造后

  

村民陶荣朝在改造后的厨房前

 

与此同时,村里老党员邓世军客厅的改造也正在进行。

 

客厅改造共建

 

美好生活 共同缔造

改造期间,中大师生们贯彻“共同缔造”的理念。

“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我的家园我来画”

  

“我的村史我知道”

  

“我的路灯我决定”

  

“我的村庄齐建设”

  

 

  

中大师生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助力乡村振兴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