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树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全力培育山地特色农业品牌的建议(第0638号)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综合文山州政府、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积极构建7州(市)一体的‘左右江革命老区’农特产品统一区域共用品牌”
区域公用品牌的登记注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有关规定,由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知识产权局)申请登记注册。近年来,省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全省商标受理窗口布局,帮助和指导文山州知识产权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请设立商标受理窗口,为文山州市场主体就地办理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等业务提供便捷服务。2023年4月6日,文山州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第524号”公告批准设立,于2023年4月18日正式启动运行。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一是将持续支持文山州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建设,加强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工作指导和专业人才培训,拓展窗口公共服务功能,为文山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注册申请等相关业务提供便捷、专业、全方位服务,助力山地特色农业品牌打造。二是将以“三进市场主体”活动为契机,主动对接服务需求,组织知识产权相关专家深入文山州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培训,提升区域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三是将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工作协调,支持文山特色农产品申请注册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二、关于“依托国家‘品牌强国’‘东西部协同发展战略’和‘绿色云牌’‘云品出滇’与央视媒体、相关展会资源,组织区域优质特色农产品评选和推荐活动与品牌宣传及推广”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商务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快推动品牌强农战略实施,持续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绿色云品”品牌矩阵,品牌数量快速增长,品牌效益显著提升,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强化品牌培育
一是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云南省“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表彰,共评选品牌主体183个,兑现奖补资金4亿元,其中,文山州经营主体累计获评云南省“10大名品”18个,兑付奖补资金1340万元,获评“20佳创新企业”3个,兑付奖补资金300万元。政府背书“10大名品”“20佳创新企业”,并给予获评主体重金奖励,有力支持了文山农业品牌打造和推广。二是为进一步培育云南“绿色云品”品牌集群,弥补“10大名品”数量较少、品类受限的不足,自2021年开始,将满足绿色有机、优质安全、诚信规范的农业品牌统一纳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进行管理。2021年首批共有543个品牌纳入品牌目录,2022年再次征集“绿色云品”品牌目录,截至目前共计711个品牌列入目录管理。其中文山州共计47个品牌纳入品牌目录管理,包括区域公用品牌1个(文山三七),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46个,涵盖中药材、茶叶、花卉、蔬菜、水果、粮食、畜禽等品类,数量居全省第5。
(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品牌展示推介活动
2022年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南博会、进博会等各类大型展会资源和平台,组织农业企业参展参会,帮助企业畅渠道、拓市场、拿订单,持续推动“云品出滇”。一是借助省委组织部举办云南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的契机,举办“云品入鲁”、“云品入沪”专场推介会,组织包括文山市、广南县、富宁县等全省120余名县(市、区)长推介家乡特色农产品,100余家高原特色农产品代表企业、200多种“云品”参加展示展销。二是组织包括文山州华信三七等402家企业、1000余种“云品”参加第6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举办商务洽谈、企业带货直播等活动。三是组织包括文山苗乡三七等50余家“10大名品”企业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三)创新搭建品牌营销平台
一是先后支持昆明、丽江、大理、保山、西双版纳、腾冲、芒市等7个机场开设“绿色云品”展示销售中心,销售获评云南省“10大名品”和入选品牌目录的品牌。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展销中心各品牌销售额仍然逐步上升,2022年达到2370.9万元,旅客认知度不断加强,包括文山七丹三七、玖香鲜花饼在内的优质伴手礼深受旅客欢迎。二是依托农垦集团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消费体验馆、新品发布中心、电商直播基地等,广泛开展农村地区特色产品遴选,常态化开展营销推广,积极帮助各地扩大销售。三是强化与盒马鲜生、菜鸟、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建设直采直供直销基地。四是持续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施。组织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提升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以“一部手机云品荟”平台为支撑,建立云品数据库、直播达人库、供应链企业库,促进供需有效对接。以“云品乐购专区”为阵地,持续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助力“云品出滇”,支持传统商贸企业电商化转型,拓展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
(四)加强全媒体品牌宣传
2022年以农民丰收节和名品名企评选表彰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宣传云南打造农业品牌的探索和贡献,向全球推广云南农耕文化,提升云南农产品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一是通过新华社、央视网、人民网、中新网、环球网、今日头条、国际在线、云南日报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讲述5年以来,名品表彰活动在助农增收、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助推市场渠道拓展、带动产业发展壮大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二是在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剪辑制作5年以来云品成长的相关短视频,建立“云品五年”的相关话题,联合云南发布、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昆明信息港、云南政协新闻网、云岭先锋、文旅头条、云南信息港等15家媒体每天参与线上推送发布,形成“绿色云品”话题的传播氛围。三是策划设计系列“10大名品”海报,以及“云品五年”的主题创意海报,组织名品名企企业家圈层、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工信系统及各地州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合作媒体及伙伴进行预热传播,形成流量热点。通过整合全媒体资源对品牌宣传进行多渠道投放,截至2022年12月31日,“绿色云品滋养世界”抖音话题总播放量已突破2600万,为“绿色云品”整体品牌打造形成较高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凸显了“云品出圈”。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提升“绿色云品”省域IP传播力和影响力,重点从以下五方面助力文山培育山地特色农业品牌。
一是继续支持文山州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夯实品牌发展根基。2023年将支持麻栗坡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麻栗坡县冷链物流建设项目,新建冷藏库、保鲜库、冻库,推动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农产品跨区域冷链流通的能力和效率继续增强。
二是加强对文山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在申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和农业农村部农业精品品牌方面的指导,争取把更多文山优秀农业品牌纳入品牌目录和精品品牌。
三是在组织参加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各类展会以及进博会、沪滇合作促消费活动等展会基础上,针对不同产业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区”等主要目标市场,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下展示推介活动,为更多文山农业品牌争取参展机会。
四是继续强化与天猫、京东、盒马鲜生等平台的合作,结合“618”电商节、农民丰收节、“双11”购物节等时间点,在线上平台开设“绿色云品”专区,吸纳更多绿色优质的文山品牌进行集合推广;加强“绿色云品”展销中心建设,鼓励市场主体在文山机场、高铁站和旅游景区开设“绿色云品”展销中心。
五是建立自媒体传播矩阵。结合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在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开设“绿色云品”官方宣传账号,建立以“一微一抖一红”为主阵地的传播矩阵,委托专业营销策划机构进行运营管理、内容制作和传播推广。通过自媒体矩阵,加大对文山三七、砚山蔬菜、丘北辣椒、富宁八角、广南八宝米等山地特色农业品牌的持续宣传。
三、关于“加快培育和打造文山三七、文山牛、文山烤烟、砚山蔬菜、丘北辣椒、富宁八角、马关草果、广南八宝米、文山水果、文山茶叶、文山蔗糖、文山油茶、文山冬早马铃薯等山地特色农业品牌”
文山州现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其中“文山三七”拥有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36个,“广南铁皮石斛”拥有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1个,“广南八宝米”“马关草果”均没有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除“文山三七”证明商标有1个合法使用人,其余富宁八角、丘北辣椒、广南西枫斗、西畴乌骨鸡、麻栗坡草果等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均没有合法使用人。文山州一方面有丰富的山地特色农业品牌,但另一方面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运用不足。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指导文山做好新增文山牛、文山烤烟、文山水果、文山茶叶等成为地理标志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同时指导文山州加强对已有地理标志产品的推广和保护。
另一方面,省农业农村厅已支持砚山县维摩乡倮可者村(辣椒)、丘北县树皮乡树皮村(丘北辣椒)、砚山县稼依镇小稼依村(咪彩辣椒)、文山市坝心乡他披村(文山他披梨)、西畴县新马乡响水村(水稻)、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茶叶)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下一步,将通过自媒体矩阵,加大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文山三七、砚山蔬菜、丘北辣椒、富宁八角、广南八宝米等山地特色农业品牌的持续宣传,加强对文山以上品类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在申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和农业农村部农业精品品牌方面的指导,把更多优秀农业品牌纳入品牌目录和精品品牌。
四、关于“建议省人民政府在“十四五”期间每年安排乡村振兴建设资金时给予文山州主体培育和品牌打造与财税、金融等政策倾斜扶持
省农业农村厅一直在政策、资金方面大力支持文山州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品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文山市、砚山县、广南县3个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县累计获得省级财政补助建设资金15100万元发展“文山三七”、“砚山蔬菜”和“广南肉牛”;丘北县省级“一县一业”特色县累计获得省级财政补助资金642万元发展“丘北辣椒”;文山州经营主体累计获评云南省“10大名品”奖补资金1340万元,获得“20佳创新企业”奖补资金300万元;砚山蔬菜产业、广南肉牛产业分别累计获得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扶持资金2550万元、2950万元;广南县获得2020年度省级肉牛存栏增量奖补资金500万元;全州获得2021年度“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补助建设资金348万元,累计获得云茶产业绿色发展扶持政策奖补资金295.23万元。文山州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康食品有限公司、拜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先后获得“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奖补资金共计240万元。
2022年文山州共计获得中央及省级财政支农资金4.09亿元,2023年5月之前将为文山州下拨第一批中央及省级财政支农资金2.73亿元。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工作调研,加强与文山州各部门沟通协调,全力支持文山培育山地特色农业品牌,切实发挥农业品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4月30日
(联系人及方式:陈涛,0871-6574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