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政协云南省十三届一次会议第31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管理处       2023-05-10 11:14:00 【字体:
【字体:

万妍娟等3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白芸豆产业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建议(第315号)已交由省农业农村厅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政策扶持

白芸豆是我省特色优势杂粮,干籽粒年总产3万吨左右,占全国芸豆总产的30%以上,主要分布在大理、昆明、丽江、怒江和楚雄等州(市)。省政府办公厅于2022年印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云政办发〔2022〕53号),聚焦“1+10+3”重点产业,着力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其中,“1”为粮食产业,在稳口粮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引导种植主体大力发展白芸豆等云南特色豆类。白芸豆作为粮食作物,一直以来均纳入粮食产业中统筹发展,享受粮食产业相关支持政策。2023年,省级安排中央资金50万元,在云龙县开展白芸豆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点创建2500亩,辐射带动5000亩以上;围绕绿色生态环保、产品品质提升、资源高效利用,省级安排资金126万元,支持开展白芸豆等特色小杂粮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建设0.63万亩。

二、加快品种选育与示范

2022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围绕“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5大行动提出了13条具体措施。2022年7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9部门印发《云南省支持种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明确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措施。近年来,随着我省对杂粮育种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我省相关研究单位已收集和评价完成世界范围内的芸豆种质资源2300余份,其中收集评价大白芸豆地方品种资源300余份,选育出50多份优异新品系。

三、培育龙头企业

截至目前,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主导产业为杂粮类的有12户,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做好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并制定培育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后备企业名单,从全省县级以上从事杂粮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中筛选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作为后备企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新的突破。

四、开展品牌建设

为加快推动品牌强农战略实施,省农业农村厅按照产地云南、绿色有机、优质安全、诚信守法、市场认可等标准,于2021年、2022年连续组织开展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遴选工作。截至2022年12月,711个“绿色云品”品牌目录中,包括了白芸豆在内的杂粮品牌企业20个。同时,关注和积极开展流通领域的杂粮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工作,每年举办多场对接会、洽谈会、展销会、采购会等产销对接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开展云南杂粮在内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

五、下一步工作

树立大食物观,立足我省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因地制宜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科学引导发展白芸豆等杂粮产业。一是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深入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培育白芸豆龙头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二是加大育种攻关。省农业农村厅将配合省科技厅制定发布省级种业科技攻关计划,推进育种联合攻关;制定突破性新品种和优良大品种推广后补助政策实施方案,奖励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和优良大品种;同时,认真组织各地做好有关项目申报。三是强化指导服务。鼓励白芸豆种植大县积极申报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争取将白芸豆种植管理及绿色科学种植技术纳入培训内容,促进科学规范种植管理白芸豆,提高品质,增加产量。鼓励白芸豆种植大县积极申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广新品种和轻简化栽培技术,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力度,增加芸豆产业相关技术培训课程,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种植技术知识水平。四是继续开展品牌培育。加强对全省白芸豆企业在“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和农业农村部农业精品品牌申报工作方面的指导,争取把白芸豆品牌纳入品牌目录和精品品牌。在组织白芸豆企业参加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各类展会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下展示推介活动,创新拓展推介渠道,全面提升白芸豆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五是推进产业链延伸。支持鼓励白芸豆相关企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促进白芸豆产品形式多样化、形态多元化、品质高端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衷心感谢你们对农业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采纳你们的意见建议,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5月9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本灿,0871-65749526)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