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佳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糖料甘蔗收购价格和种植补贴的建议(第0352号)已交由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蔗糖产业是我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依托热区资源优势培育起来的传统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东糖西移”,我省蔗糖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多年来,全省甘蔗面积、产量、食糖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主要分布在南部8个州(市)43个县(市、区),其中19个属边境县。
近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全省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由于甘蔗种植比较效益不高,农民种植积极性逐渐下降,全省甘蔗种植面积逐年下滑。2022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328.66万亩,由历史最高年2013年的466.74万亩减少138.08万亩,减幅达29.58%。为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发展,巩固甘蔗面积,提高甘蔗良种化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蔗农收入,从2020年起,国家在云南和广西两省区实施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政策,实施周期为三年。通过实施甘蔗良种良法补贴政策,增加了蔗农收益,我省甘蔗面积下滑趋势得到减缓。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协商制定甘蔗收购价政策
2022年12月,省农业农村厅邀请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省糖业协会及部分制糖企业召开座谈会,就糖业发展形势及破解面临的有关问题,原料蔗收购指导价的定价机制及价格调整情况进行座谈交流。当前,云南省普通甘蔗的首付价为420元/吨,对良种以不超过10%加价收购,良种加价以后的甘蔗收购田间首付价普遍为450元/吨,加上运输费用后,甘蔗的进厂价为510-520元/吨。近年来,白砂糖市场销售价每吨5600元左右,部分制糖企业经营较为困难,且部分企业对蔗农也有一定扶持,如旱种补助和全膜覆盖补助等,因此,大幅提高甘蔗收购价暂不具备条件,但随着高含糖量良种的推广应用,对出糖率高的甘蔗,可适当提高收购价。
二、实施良种良法补贴政策
按照国家部署和《云南省2020—2022年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实施方案》要求,从2020年起,实施为期三年的第一轮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政策,共安排资金15.45亿元,在全省推广脱毒健康种苗348万亩,机械化深翻开沟、无人机统防统治、机械化中耕培土、机械化联合收获、蔗叶机械粉碎等324万亩,惠及蔗农约11.7万户,实现降成本、增单产,种蔗收益得到一定提高,不断推进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开展境外替代种植
近年来,云南省境外替代种植面积共计约980万亩,农产品产量约600万吨,主要集中在老挝北部和缅甸部分地区,涉及140多家企业,含甘蔗在内的30多个替代品种。国家近年来安排的云南省返销计划在200万吨左右,其中甘蔗近几年较为稳定,维持在95万吨左右,约占返销计划的48%。
目前,梁河糖业拟在境外发展甘蔗种植基地2万余亩,已在缅甸南翁等地区完成近1.9万亩境外甘蔗种植。按照先实施后认定的原则,企业计划在今年5月份到德宏州商务部门申领境外替代种植资格认证;获得资质后,到发展改革委申领《配额证》,即可获得下一年度分配指标。
四、下步工作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围绕稳定全省甘蔗种植面积,提高蔗农收益开展工作,促进云南蔗糖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继续邀请行业协会、制糖企业、蔗农代表等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科学分析农户、企业各方的成本与收益,结合实际修改完善定价方案,争取逐步提高糖料蔗原料收购价格,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二是国家已明确将继续实施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政策。省农业农村厅将在第一轮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政策基础上,总结经验,争取在耕、种、收等环节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新一轮补贴将创造性地开展宿根蔗保墒管理技术、分布式机械收获、不同行距的机械化深翻开沟及种植等方面的内容,争取做出云南特色,巩固蔗区糖料甘蔗种植面积。三是会同商务厅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进一步提高甘蔗返销量,用好替代种植项目政策下农产品返销进口计划,补充国内甘蔗市场需求,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衷心感谢您对甘蔗生产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