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云南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全力以赴“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聚焦成果转化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具体实践中,云南各地紧扣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实践,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美。
6月25日起,“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开设“主题教育引领振兴”专栏,推出一批促农增收的探索实践典型案例,为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稳定增收提供引路典型、鲜活教材。
今年以来,省乡村振兴局、省农科院向全省88个脱贫县选派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团,采取直接到一线等方式给予挂联县长期技术指导服务,每年到实地工作时间不少于90天。
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团助力脱贫地区攻克一批制约当地发展的关键技术,补齐产业发展技术短板,转化一批科研成果,培养一批本土人才,提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产业发展类项目效益,促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打通科技到田间地头“最后一公里”,实现129个县市区农科服务全覆盖。科技与人才勾勒出一幅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支撑、人人有收入的产业振兴新画卷。
“组团帮扶”,汇聚科技助农合力
“农科服务从‘单兵作战’变为‘组团帮扶’,组建129个农科服务团和60支边境小康村科技特派队,积极开展病害调查、举办田间培训、指导一线生产、进行产业调研,把科技致富的种子种在云岭大地上。服务领域涉及粮油、茶叶、花卉、水果、蔬菜、中药材、等40个产业。”省农科院副院长张跃彬说,省农科院发挥涉农科技优势,通过开展“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提升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目前,该院在全省的科技成果示范应用面积达4200万亩,新增“三农”(社会效益)产值211亿元,培训农业科技骨干3.2万人次。
眼下,屏边县的荔枝陆续成熟,脱贫群众李朝红在地里忙着采摘荔枝。“今年荔枝个头大、口感好。”李朝红说,自己在2020年前试种的荔枝因技术不到位,少有收入。在省农科院专家的帮助下,20亩的“妃子笑”每年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
景谷县林下魔芋产业农科服务团测产现场
创新路径,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探索创新路径,农科服务团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走进产业链的前端后端,找准产业发展瓶颈和群众需求,做到技术输出和基层需求高度匹配。对丽江市华坪芒果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支撑,种植芒果44万亩,形成“深耕细作,规模带动增收”模式。在普洱市景谷县益智乡中和村选育珠芽魔芋新品种,推动当地林下珠芽魔芋特色产业量质齐升,示范区亩产值超过1万元,形成“因地制宜,盘活存量资源科技赋能增收”模式。
“科技人才在支撑产业提质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鸣表示,云南为88个脱贫县选派了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团,对产业项目进行技术把关、指导,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脉问诊”,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技术服务。在科技力量加持下,一批传统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让脱贫群众增收步伐越走越稳健。
罗平县油菜产业农科服务团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现场
机制驱动,激发服务基层潜能
横向上,省农科院、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强化沟通协作,汇集起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纵向上,省、市、县、乡四级技术力量贯通,科技服务人员由四级人员组成,打通科技服务“肠梗阻”。强化考核指挥棒和激励机制作用,科技人员每年在基层服务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引导科技人员扎扎实实服务基层、服务产业、服务群众增收让科技服务的广度、深度、高度显著提升,科研工作与大地贴得更近、与群众贴得更亲、服务的效果更好。
耿马县甘蔗种植基地
在今年甘蔗栽种、管理和收获的关键时期,耿马县蔗糖产业科技特派团及云南省农科院“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耿马县农科服务团联合组队深入耿马县孟定镇山头寨村、大水井村及尖坪村3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开展甘蔗新品种及现代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以品种改良、现代轻简栽培技术为突破,在每个村建立亩产10吨以上高产科技示范园,大幅提高边境小康村甘蔗生产水平,为科技支撑现代化耿马县孟定镇边境小康村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研”以致用,增收步伐越走越稳
结合基层科技需求,全省形成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上下融通农科服务格局。建立特色产业研究中心,联合攻关县域的关键农业科技问题,提升县域的科技能力和服务水平。整合农业设施工程、农业信息数字化服务、绿色有机认证,地理标志与品牌打造等现代农业的社会科技力量,加入农科服务团,形成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昆明市东川区李子沟村平均海拔超过2400米,贫困发生率曾接近80%。群众过去种植的“开花薯1号”口感好,但因品种退化和栽培技术粗放等导致产量低、晚疫病频发、黑斑率高等问题。
东川洋芋
云南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到来后,让均价1-2元/公斤的“开花薯1号”身价翻了几番,平均每公斤达6-8元,精品洋芋售至15-20元/公斤。“东川大洋芋”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研究员杨琼芬说,团队多次调研后,开展了良种提纯复壮、马铃薯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等工作,并加强品牌培育,力推“东川大洋芋”产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