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月间,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源头的右所镇松曲村,连片的海菜花田宛如一面面开花的镜子。近年来,随着洱海保护深入推进,一朵朵小小的海菜花见证了当地村民从“养鱼人”变成了“种菜人”,也见证了洱海流域水质保护与农业绿色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
“这几年,每年都要种植五六十亩,海菜易种植、投资小、见效快,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每斤4元左右,每年收入30多万元,间苗的海菜苗每亩也能卖到三四千元,每年的收入还是可以的。”李文全是松曲村村民,20多岁便开始养鱼,还承包了村里的鱼塘,但收益不好,还一度影响了水质。2005年,他开始种植海菜,并将租地改成海菜田,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如今成了村里的海菜种植大户。
海菜花对生存环境——水质要求极高,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因此被视为“水质风向标”。随着洱海保护治理和流域农业绿色转型工作的不断推进,2014年,在右所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松曲村成立了“三江源水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300多名,成立了党支部,建起了200多亩的生态海菜种植示范基地。
“我们三江源合作社坚持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拓宽销售渠道,并积极探索‘海菜花+’生态循环农业,打响‘一朵花 一条鱼’产业品牌,这几年产品深受市场欢迎。”说到自家的生态农业和产品,三江源水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永池底气十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右所镇松曲村的海菜逐步实现连片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总产量达2600多吨,总产值1800多万元。“现在养鱼塘都变成了海菜田,养鱼人都变成了种菜人,群众种上了环保菜,吃上了生态饭。松曲村的海菜种植对全镇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走出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发展路子。”洱源县右所镇党委书记杨翱笃定地说。(记者:秦蒙琳 通讯员:罗新才 金亚清 李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