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柑橘种植基地内,一个个黄澄澄的沃柑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惹人喜爱。果农们正手拿剪刀,身背竹篓,穿梭在布满滴灌网的沃柑树间采摘果实。
为让沃柑水分充足、果肉饱满,提升亩产值,镇沅县海川柑橘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设施农业,通过“一、二级总管,三、四级分管”的方式,在种植基地内架设滴灌管网,以50亩为单位分片区,采用喷灌和滴灌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棵果树都能得到灌溉。“以前我们种沃柑是挑水浇灌。现在只需要打开阀门,就能让每棵果树都能浇灌到位。”基地管理员魏学斌说。
“滴灌设施安装后为合作社节省了30%的劳动力成本,使亩产量增加了450公斤左右,亩产值增加了约3600元,果品质量也得到提高,实现了产品高效优质生产。”海川柑橘合作社负责人李世华说,合作社主要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高效栽培的生产管理技术,提质增效比较明显,产量和产值也在逐年提高,2022年产量1500吨,预计今年产量在2800吨左右。
在合作社的厂房里,果农们把刚采摘下来的沃柑倒入智能化沃柑分拣机器,经过清洗、烘干,去除水分的沃柑来到了最后一道程序——分拣。在这一环节,机器根据果子大小将沃柑自动分类,产品价格随沃柑大小变动。据李世华介绍,引进水果自动分拣线不仅提高了沃柑选果的标准化水平,还增加了沃柑的附加值。
近年来,镇沅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业”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水果产业,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实现高效优质生产,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镇沅县柑橘类水果种植面积达3.2万亩,约占水果种植总面积的46%。除柑橘类水果以外,还有芒果、桃、李、梨等,水果产量6.8万吨,产值2.81亿元。下一步,镇沅将继续发挥本地特色,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加强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引导群众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民增收。(记者:胡梅君 通讯员:李多 刘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