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转换的有机茶园一角。 记者 马喆 摄
当地群众正在采摘春茶。供图
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达76.02%……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绿水青山、四季如春的特点。依托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绿春自古就是传统优质茶叶种植区。
近年来,绿春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构建茶产业发展格局,探索“茶业链”提升,努力让“绿叶子”变成群众“金票子”。
高位推动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
“在绿春,你目之所及的绿色中,总有茶叶种植的区域。茶产业已成为绿春县最重要的经济支撑。”绿春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简红介绍。
简红介绍,绿春茶汤色明亮、香甜蜜韵,富含茶多酚、茶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是制作高端绿茶、白茶的上好原料,特别是独有的地方良种玛玉茶,外形壮实、滋味甘甜、杯不起垢,被载入《中国茶叶大辞典》《云南农业百科全书》《云南茶树品种志》等典籍。经过多年努力,目前绿春茶叶种植规模达25.25万亩,占红河州茶叶种植总面积的61%。2012年,绿春被列入云南省标准茶叶创建示范县;2019年被列为中国茶叶百强县;2020年列入我省30个茶叶发展重点县之一;2021年获“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荣誉称号;2022年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帮扶县(茶叶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
近年来,绿春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构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围绕茶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布局,该县成立茶产业链专班,高位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同时下发《绿春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绿春县茶产业发展十条奖补措施》等文件,就优化茶叶产品结构、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推进园区产业集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与实践。
“工作机制的健全、组织领导的加强,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及具体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将企业加入茶产业链工作专班的做法,提升了产业发展专业指导能力。”简红总结。
绿春县还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突出以茶叶为基础的农文旅融合主线,建设迷克、倮德、大水沟、玛玉等以茶叶产业为根、田园风光为韵、农耕文化为魂,集茶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进农业农村资源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文化传承、生态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一产多收。
提质增效 向绿色有机茶转换迈进
走进位于大兴镇的迷克茶山,举目望去一片翠绿,漫山遍野的茶树间偶有樱花、梨树点缀其中,美不胜收。
迷克后山集中连片茶园约3000余亩,平均茶龄约50年。根据全县茶产业发展布局,大兴镇把迷克后山片区茶园作为试点,着力打造全县有机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示范基地。
“我们积极动员群众实行有机茶园种植管理标准,党组织协调引进龙头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收购、销售茶叶,打造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投产后,预计每年村集体经济可创收8万元以上,户均年增收2000元。”大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施慧芳介绍。
在骑马坝乡玛玉村万亩茶园,该村党总支书记卢哈机指着绿油油的玛玉茶园介绍:“通过推广实施有机肥、严控农药使用,如今玛玉村发展有机茶园4000余亩,茶叶已成为全村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茶叶经济效益的提升让茶农真正实现了增收致富。”茶农陈焕农接过话茬说:“过去忙活一天,只有几十块钱。如今在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大家转变观念种植有机茶,茶叶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今年我家种的19亩的茶地预计收入6万至7万元。”
山上茶园采茶忙,山下茶场制茶香。在绿春悠仰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刚采摘的鲜叶正在自动化的机器里不停地进行翻炒烘干。“由于茶叶品质的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下一步我们将从种植到加工全程对农户进行跟踪技术指导,不断扩大有机认证基地面积,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经理李成平说。
“如今,茶叶消费者对茶叶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主打健康牌,大力发展有机产业,有利于绿春茶叶闯出自己的天地。有机食品是将来的趋势,也是绿春茶叶走出云南、走向世界的契机。”简红坚定地说。
而与简红所说印证的,是绿春县采取积极措施,加大绿色有机认证的步伐。目前全县累计建设绿色有机茶园4.58万亩,认证产品76个。其中绿色茶园1.58万亩、有机茶园3万亩,占全县茶叶总面积18.14%,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园绿色、争取有机的目标。
“1+3”工作法 让“茶业链”赋能乡村振兴
多年的积淀、多方的努力,使得目前绿春茶叶产量和产值都稳居红河州第一。
目前,绿春县茶叶种植面积25.25万亩,受益农户3.7万户16.65万人,占全县农业户的80.66%、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81.38%,其中65%的种植户以茶叶作为第一收入来源。茶产业成为群众致富增收名副其实的第一产业,为该县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谈到近年来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该县副县长张云剖析道:“这得益于‘1+3’的工作思路。‘1’是引入外来龙头企业带动,加强技术提升及技术指导,产生鲶鱼效应,促进原本小、乱、散的企业进行转型升级;‘3’是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规范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让绿春茶叶更具有竞争力。”
张云介绍,绿春积极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昌宁红集团入驻,成立云南哈尼高原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引进技术专家,让技术支撑“鼓足”群众发展信心;聘请省农业大学茶学院、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省内外专家,组建绿春茶科技小院,为全县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有机认证、茶园管理等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已开展茶叶类培训28期培训1500余人。
同时,该县持续践行典型引路法把工作做优,变规范为示范,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联农惠农发展模式,着力建设绿色有机茶园。在品牌宣传方面,该县通过“线下互动+线上宣传”形式举办斗茶大赛暨区域公共品牌“绿春四季”茶叶选品会等活动并收获不俗效果,七彩云端云岭电商直播单次直播观看量超过5.8万余人,抖音直播间单次观看量超过400多万人。
“茶叶、蔬菜、水果、咖啡等云南省特色产业种类丰富,但是已经注册认证的品牌较少,品牌弱化的短板不利于农特产业的壮大。”张云说。为弥补产业短板,绿春积极与高校院所合作,申报“东仰云海”公共区域品牌,制订“东仰云海”系列产品“高香白茶”“富含名糖茶”等生产标准,注册“玛玉”“黄连山”“玛玉古王”等多个知名商标,为绿春茶产业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茶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这座独具特色的滇南边境小城厚积发展之力,焕发出勃勃生机。绿春,一座因绿而生、因绿而美的城市,向着因绿而富的目标阔步前行。(记者:马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