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普洱市西盟县壮大村集体经济——
产业多元化鼓起“钱袋子”
来源:云南日报       2023-07-26 09:03:11 【字体:
【字体:

近年来,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新路径。截至2022年,西盟县3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90万余元,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其中20万元到50万元的有21个、50万元以上的有1个。

“2022年我们村集体经济突破了20万元,这是项目支持开出的‘花’,党的好政策结出的‘果’。”西盟县岳宋乡班帅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岩普鲁说。2021年,班帅村利用兴边富民项目资金和村集体资金承包阿帅茶厂和茶园,通过自主经营,不仅鼓起了茶农的“钱袋子”,也让村集体经济发展“钱景”广阔。“我们村的茶叶加工厂去年建设完成后,仅加工茶叶一个月,营业额就有9万元,让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增加了5万元。”岩普鲁说。

自主经营为集体经济“造血”,盘活资源同样能为集体经济带来“活水”。2021年,西盟县中课镇中课村盘活村集体闲置场地、固定资产和“沉睡”资金,投资建设了640平方米的标准化腌制品工坊,并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向企业进行租赁增加集体收益。

中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岩雷说,盘活原本闲置土地新建工坊、引进企业,不仅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推动当地佤族风味腌制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吸纳更多的周边群众到工坊务工,村民收入提高了,实现村、企、民的三赢。

村企合作、党建引领、盘活资源,西盟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新路子。位于县城区域的勐梭村,利用自身优势,代管县委党校的住宿、餐饮、会务等服务,实现集体增收与农户致富互融共赢。力所村积极探索出“村集体+咖啡厂+农户”的发展模式,为辖区内2个咖啡厂提供咖啡生产前、中、后的调解矛盾纠纷、协调土地流转、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生产等服务,每年可收取4万余元管理服务费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力所村的村集体经济达20余万元。

为把村集体经济用好、用活,力所村经过“四议两公开”,将村集体经济用于发展肉牛产业,成立了西盟县力所牛鑫鑫肉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购买能繁母牛交由合作社托管代养的方式,把集体经济变为循环持续的“活资产”,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去年共引进了100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目前下了62头小牛崽。”力所村党总支书记岩东说,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记者:沈浩 通讯员:艾嘎 岩三)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