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红河州元阳县:稻香鱼肥一田多收
来源:云南日报       2023-10-20 08:57:53 【字体:
【字体:

金秋时节,在万亩哈尼梯田核心区,稻浪涌动、香气四溢。

一大早,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普多依树村委会普高老寨村村民马华排一家人就忙碌起来。男人们背上谷船,女人们拿起镰刀,前往田间进行收割。阳光下,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割稻谷的沙沙声、打稻穗的咚咚声、装口袋的嗖嗖声,合奏出一首动听的秋收进行曲。“今天亲戚朋友们都来帮忙打谷子,地里的稻谷很快就能打完了。”马华排笑着说。

哈尼族同胞世代以耕种红米为生,元阳县把红米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进行打造,采取市场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措施,让群众稳定增收。

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批鸭,是梯田群众世代传承的生产方式。对此,元阳县坚持精准施策,传承创新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链运行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将梯田综合亩产值由2000多元提高到8000余元。

“我家有两丘田,一年下来可以收20多袋谷子,吃不完的红米可以卖得四五千元。”多依树村委会上寨村村民马正亮说。多依树村委会下寨村村民许育生家今年比去年多收了10袋稻谷,加上田里还养着鸭和鱼,实现了一田多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近年来,元阳县用好用活哈尼梯田品牌,将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在保持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生态系统、传统耕作习俗、景观风貌之美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发展深度联通、同频共振的道路。(记者:饶勇 通讯员:张艳 张婷 车亚茜)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