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自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各级驻村干部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满载群众的期盼,深扎基层一线,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展现驻村干部风采,“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2月27日起推出“驻村日记”专栏,记录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工作中的精彩瞬间。
驻村档案
姓名:张纾瑀
单位:巧家县委组织部
驻村地点: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新塘村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今年1月,我带着组织的信任和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期待,来到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新塘村,正式开启驻村旅程。这也意味着从校园到基层、从城市到偏远山村、从学生到人民公仆的转变。
驻村以来,我始终坚守为民初心,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用心用情用力答好组织放心、群众满意、成绩斐然的驻村“考卷”,在驻村这条平凡之路上书写着青春篇章。
当好红色“领航员”,建强村党组织。我们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带头在全村树立党员先行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帮扶干部、镇包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四支力量,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激发和凝聚干事创业动力。充分利用省、市、县相关业务培训以及“云岭先锋”夜校、“党建盒子”视频培训等学习平台,加强村级班子党性教育,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月月植树绿化美化”活动,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
入户查看农户产业发展情况
当好入户“信息员”,“吃透”村情民意。在新塘村,我们走遍了家家户户,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倾听群众的诉求,用行动解决难题。我始终认为,只有我们从心底里把群众当亲人,他们才能真正把我们当肩膀和依靠。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走访、收入大排查等契机,严格落实“一户一策”“一月一监测”要求,深入脱贫户、监测户,常态化开展每月遍访、半年大走访,对新塘村179户739人农户进行基础信息排查、收入摸底测算、生活诉求研判,针对低收入家庭制定相应帮扶措施,做到帮扶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查看地窖水
当好群众“服务员”,解决急难愁盼。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脱贫户添置配备广播电视设备,为一二级重度残疾的特困供养户申请到高靠背轮椅,带领三类对象家的小孩到巧家县人民医院进行智力残疾鉴定并办理残疾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实际行动搭牢干群“连心桥”。我们坚持身体力行冲在乡村产业振兴第一线,和村民一起美化村庄环境、种植果树,多措并举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开展“月月植树绿化美化”活动
当好政策“宣传员”,营造良好氛围。聚焦残疾人救助、困难群众扶持、农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我们将党和政府的政策讲给百姓听,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当场解决、答复的立即办理,不能当场答复的做好详细记录,明确整改措施和解决时限。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话语,从日常生活讲起,说老百姓关心的事,用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将“好声音”传递到百姓身边,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心”力量。
种植侧柏
驻村以来,我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做好一桩桩为民举措、一件件暖心实事。下一步,我将坚守初心、扎根基层、敢于担当,继续为新塘村实现全面振兴不懈努力,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一线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