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驻村日记】以“三为”姿态,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3-10-31 14:05:48 【字体:
【字体:

自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各级驻村干部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满载群众的期盼,深扎基层一线,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展现驻村干部风采,“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2月27日起推出“驻村日记”专栏,记录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工作中的精彩瞬间。

驻村档案

姓名:卢祖松

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驻村地点:楚雄州大姚县石羊镇叭腊么村

作为驻村工作队员,要倍加珍惜组织给予的宝贵机会,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主动接过历史和时代的“接力棒”,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踊跃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将自身培养塑造为“愿为、善为、有为”的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不断建功立业,助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永葆初心使命,争做“愿为”驻村干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面对鲜红的党旗进行庄严宣誓时,我们都曾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说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不是一个称号、一句空话,更意味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善于从广大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力量、滋养初心、淬炼党性,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之中,俯下“身”、沉下“心”来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老百姓谋福祉、为乡村谋振兴。

从省城到乡村,变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肩上应该担负的使命;从党校教师到驻村队员,转变的只是工作角色,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工作,真正把汗水挥洒在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助力乡村早日实现强村富民的发展目标,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和实现价值。

  

看望老党员

传承实事求是精神,争做“善为”驻村干部

作为组织选派的驻村干部,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不能不作为,更不能乱作为,要努力做到“善”作为。在全党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切实做到将调查研究的思想、精髓贯穿到驻村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各环节中,真正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更好站稳人民立场,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积极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

  

了解农户收入情况

同时,身上要少一些“书卷气”,多一些“接地气”,实现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扎实有力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开新局、出新绩。要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和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群策群力、科学谋划推动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管用举措,走出一条更符合本地生产建设实际所需的好路子,让乡村建设实现旧貌换新颜,人民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此外,要善于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积蓄发展动能,补齐长期以来制约乡村健康快速发展的短板弱项,让乡村发展成色更足、动力更强、质量更高。

  

走访特殊家庭

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争做“有为”驻村干部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贯彻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开展驻村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标,不断强化自我服务意识,提高自我为民服务本领,主动担当作为,在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中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真正扮演好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角色,为促进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切实以人民群众的“笑脸”来检验我们驻村工作的成效。

胸怀“国之大者”,具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为民情怀和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的政治担当,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和谋划工作,科学擘画本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美好发展蓝图。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才能凝聚起最强大的精神力量。要与人民群众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引路人,帮助群众解决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与人民群众勠力同心、全力以赴做好乡村振兴这项“系统工程”,让乡村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

  

了解烤烟生产情况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乡村振兴的远征上,我们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科学巧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和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敢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依靠顽强拼搏打开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新格局、新天地。在坚持不懈地探索中走出一条“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相融合的“三美”发展好路子,让广阔乡村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诗与远方”,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乡村振兴“高分答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