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驻村日记】从城市到农村,一位驻村干部的转变与成长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3-11-13 09:57:37 【字体:
【字体:

自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各级驻村干部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满载群众的期盼,深扎基层一线,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展现驻村干部风采,“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2月27日起推出“驻村日记”专栏,记录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工作中的精彩瞬间。

驻村档案

姓名:梅峰:单位

中共芒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驻村地点: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允欠村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基层,从一名驻村“新兵”,一步一脚印,一目一坚定,成为一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接棒手”。回想起一年来的驻村时光,满是收获和感动。

允欠村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是一个以德昂族、景颇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由于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听不懂民族语言,刚开始驻村时我的内心有些许紧张和不安,但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说群众听得懂的话,从驻村“入门人”到群众的“贴心人”。记得在一次入户采集信息、宣传政策的过程中,由于我对农村用语使用不熟练,对政策一知半解,导致入户成效减半、工作推进缓慢,受到了村民们的质疑。之后,我将工作压力转化为动力,鞭策自己改变工作方法。在接下来的入户走访中,我坚持用当地方言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渐渐地我与村民之间的隔阂慢慢消散,聊家常、访民生也能信手拈来。从一次次的沟通交流中,我收获了真实的村情民意,从一名“村外人”变成“村里人”。

打通政策业务关,从农村“小白”到政策“老手”。熟悉各项政策是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要具备的素质。有次入户走访,农户向我询问小额贷款和商业贷款的区别,我答不上来。没能及时为农户解惑,让我感到很羞愧。通过这件事情,我意识到要融入基层,做好基层工作,就要精通政策、搭好桥梁,把政策福利惠及真正需要的人。我学习监测帮扶、防返贫救助、临时救助、交通补助、小额贷款等法规政策,向其他同事请教,不断提升业务能力,让自己成为群众信赖的“政策通”,让白纸黑字上的文件在农户家中落地生根。

打通“最后一公里”,从办公室“达人”到田间地头“串门人”。“只有进村狗不叫了,才说明驻村工作没有问题咯。”村支书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驻村帮扶工作的核心。帮扶措施落实的好不好、有没有成效,最直接的成效反映在脱贫户、监测户的身上。一年来,我们努力练好“脚力”功夫,坚持每月遍访脱贫户和监测户。渐渐地,我们对村寨的每条小道都熟门熟路,对脱贫户和监测户的家庭位置、人口数、产业发展,甚至养了几头猪、几头牛、几只鸡等情况也如数家珍。通过掌握到的实际情况,我们及时提出符合实际的帮扶措施,稳固脱贫户和监测户的收入水平。目前,全村脱贫户、监测对象人均收入预计超过8500元,村集体经济预计达10万元。允欠村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内心感到无比欣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