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驻村日记】让驻村帮扶行稳致远
来源:云南省信访局驻村工作队       2023-11-15 09:55:31 【字体:
【字体:

自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各级驻村干部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满载群众的期盼,深扎基层一线,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展现驻村干部风采,“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2月27日起推出“驻村日记”专栏,记录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工作中的精彩瞬间。

驻村档案

云南省信访局驻村工作队

单位:云南省信访局

驻村地点: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五里牌村

 

云南省信访局驻村工作队定点帮扶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五里牌村以来,立足乡村发展实际,聚焦乡村振兴要求,从打基础、利长远的角度出发,着力做好三大工程,全力推进帮扶点平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2022年,五里牌村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获评县级“基层治理红旗村”“乡村振兴红旗村”及乡镇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做好“凝心铸魂”工程

建强乡村振兴“主力军”

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工作队用心做好基层党组织“三引领”工作,凝心聚力,建强乡村振兴“主力军”。2022年以来,共组织村党总支开展“三会一课”23次、召开基层党总支组织生活会2次、开展支部活动9次。

固定每月10日开展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以浓厚氛围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六个一”系列活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讲一堂专题党课、举办一次主题宣讲、完成一次线上答题、进行一次红色教育、组织一次参观学习)为抓手,多方位推动村级党支部建设。

驻村工作队结合帮扶点实际,制定了“三定两申报一督查”、党务工作“三清五提醒”、党支部建设“五有八清”和“党员积分制考核办法”等制度,明确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范围、任务、措施,并落细落实;通过线上线下推行村主要事务党员“先知、先议、先行”模式,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做强“基层社会治理”工程

绘就乡村振兴“好环境”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阵地建设,全面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新路子,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持续打牢基层治理根基。

细分网格,根据构建“网格长—网格员—中心户长”三级体系的要求,将全村合理划分为14个网格、103个中心户区,按照党员优先的原则,精心选聘专职网格员14名、兼职网格员28名,中心户长103名,其中16名党员贯穿网格管理全过程,确保“格不漏户、户不漏人”。

细化制度,建立健全网格管理制度,结合党员积分考核制度、联系服务群众等配套制度,确保网格实体运行、触角灵敏、反应灵活。

细理职责,将总网格长、网格长、网格员、辖区民警、中心户长的工作职责以制度形式明确下来,确保网格中每一个点都守好“主阵地”,耕好“责任田”。

细抓落实,综合发挥网格在基层治理中的平台作用,通过开展“一网十联五创建”活动,提高网格化管理的实体运行效果。

 

突出重点促稳定。注重发挥“党建+网格”的作用,针对涉及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土地纠纷、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重点领域,结合日常走村入户发现的情况,进行民情分析和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研判,按照“一人一策”“一事一账”的台账式销号管理方式,确保村中大小事、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及时化解。2022年以来,帮助化解帮扶点村民土地、邻里矛盾纠纷50余起,排查调处家庭矛盾风险20余起,发挥本职工作优势,跨地域帮助调解本村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例1起,追讨工资1.7万元。

党领民办促自治。坚持在“党领民办、群众自治”模式下巩固自治基础,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激发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形成全民参与、共同维护的浓厚氛围,村容村貌、村风民风不断向良性方向转变。每年在五里牌村评选14户“文明家庭”和14名“优秀妇女代表”,提振村民精气神,倡导文明新风尚,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热烈氛围,形成以点带面、促进一片的示范效应。

 

做优“为民服务”工程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结合驻村帮扶工作职责任务,强化为民服务功能,“六聚焦”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聚焦脱贫成果巩固。制定五里牌村干部定期走访制度,及时了解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加强惠民政策的宣传讲解,开展帮助困难群众申请低保等救助帮扶措施;通过逐户走访调查,核实脱贫户家庭准确情况,多举措提升群众收入。

聚焦就业有序、有路。摸清村中青壮年劳动力情况,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落地人力资源本地筛选工作。

聚焦产业发展兴旺。积极引进专业公司发展种植业,组织党员带头进行土地流转和经济作物种植,下一步,将积极引入沪滇合作项目资金,促进脱贫群众增收。

聚焦教育先行。注重抓好帮扶点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积极协调联系企业向村级小学献爱心,不断改善村级小学教育环境。

聚焦扶志扶智并重。及时联系县、乡镇农业专家到村里进行技能培训,不断从知识、技能、市场等方面给予农民群众有力启示,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

聚焦项目资金落地落实。积极协调各级项目资金对帮扶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引入有实力旅游公司注资当地开发农文旅融合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添“活水”,为脱贫群众进一步增加收入。

 

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把乡村振兴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抓,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