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驻村日记】走向基层,上好青春的“必修课”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3-11-17 09:22:02 【字体:
【字体:

自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各级驻村干部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满载群众的期盼,深扎基层一线,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展现驻村干部风采,“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2月27日起推出“驻村日记”专栏,记录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工作中的精彩瞬间。

驻村档案

姓名:胡玲燕

单位:兰坪县应急管理局

驻村地点:怒江州兰坪县中排乡碧玉河村

 

半年前,我被派驻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碧玉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历经半载,从对新工作的迷茫、焦虑到清晰、坦然,从与群众交流的一筹莫展到游刃有余,我渐渐认识到第一书记应具备的能力、素养,也渐渐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的深刻内涵。

  

村庄一景

学思践悟,认识新时代干部形象

要取得怎样的工作成效、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才是一名合格的第一书记?应该呈现给群众、村“两委”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是我驻村伊始就一直思考的问题。

随着与群众距离的拉近、对基层工作的逐渐熟悉、对党和国家理论政策的深入理解,第一书记的形象渐渐形成具象。身为基层干部,我们要肩负起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这就需要我们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做到为民办实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心连心。随着驻村工作慢慢深入,我将用理论政策、先辈经验、群众诉求充盈出一个组织期待和群众认可的干部形象。

  

入户走访

苦练本领,成为“六边形战士”

从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于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身为第一书记、基层工作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工作最真实的写照,来到新擂台就需要练就新技能。

基层是落实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对群众多方面的诉求,这就要求基层干部练就多方技能,领会各级政策文件精神,了解与各行业、各部门相关的业务知识,能沟通协调上级单位和多方人员,能撰写各类材料,更重要的是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练就新技能没有捷径,只有俯下身子、沉下心来,以奋斗锤炼本领,以磨砺增长才干,在基层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在挑战中壮筋骨、长才干,成为“六边形战士”。

  

帮群众收洋芋

走向基层,上好青春的“必修课”

这半年多来,我看到政策给乡村带来的改变,看到基层工作者的不易,看到这“最后一公里”的长度,看到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看到优秀基层干部的良好素质和出色能力……在深学细悟、学以践行、增长才干的过程中,我深刻领会到,基层是最好的课堂,投身基层是新时代青年青春的“必修课”,群众和基层干部是最优秀的老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