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驻村日记】靠近“星星”,成为“星星”!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3-09-22 11:47:21 【字体:
【字体:

开栏的话

自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各级驻村干部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满载群众的期盼,深扎基层一线,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展现驻村干部风采,“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2月27日起推出“驻村日记”专栏,记录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工作中的精彩瞬间。

姓名:李沁哲

单位:中共宁蒗县委组织部

驻村地点: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金棉乡龙通村

今年6月,我有幸被选派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金沙江畔的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金棉乡龙通村。地处偏远、山路崎岖、湿热难耐是我对龙通村的最初印象和面对的困难,驻村3个月后,这些困难成为了我毫不在意的事情。

路灯——点亮生活的“星星”

“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靠天吃饭,出行困难,这便是过去的龙通村。现在,村内不光修好了道路,而且每隔20米,道路两旁都安装好了路灯。目前,已经有3个村民小组共安装了240余盏路灯,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安全,既照亮了夜晚回家的路,更温暖了大家的心。下一步,我们规划再增加150余盏,真正做到所有村民小组全覆盖,让每家每户门口都能有一盏路灯。亮化工程提升的不光是村容村貌,更是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村主任满脸自豪地说道。初到龙通村的第一个夜晚,村主任带我慢悠悠地走在村间的路上,看着几个村民坐在路灯下欢笑交谈的场景,我才明白,在我眼里最不起眼的路灯,却是龙通村村民眼里的“星星”。

 

夜晚的龙通村

 

党员——心系百姓的“星星”

龙通村常年高温,无水源点,“泥巴裹满了裤腿,汗水浸透了衣服”这是龙通村党员们的常态。2018年,从27公里外的竹山村引进水源,因地势险峻,每逢雨季,引水管道总会不时脱落,龙通村的水源保障成了一个大问题。党员们闻“灾”而动,号召水利员一起,自发购买维护用具,携带工具奔赴现场抢修,及时解决引水管道隐患问题,为雨季引水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们始终保持着优良的工作作风,时刻以“放心不下”的态度投入工作,“我看看”是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护林防火、政策宣传、邻里纠纷……龙通村党员们日夜坚守、默默奉献,这一个个憔悴却又“高大”的身影,成了龙通村村民眼里的“星星”。

 

龙通村党员巡逻队

 

沃柑——承载希望的“星星”

走访入户时,村里的一位致富带头人说:“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产业,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家家户户有了自己的大房子,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后来,我逐渐了解到,龙通村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各级党委、政府及包乡单位为改变这里落后的现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等优势,因地制宜引入了沃柑种植。可是百姓仍然执着传统的玉米和高粱种植,对沃柑种植持摇摆态度,甚至嗤之以鼻。经过不断召开宣传会、现场实地观摩、党员示范带头种植一批等多种方式,越来越多的百姓愿意“试一试”。

如今,龙通村于2019年种植的600亩沃柑已成熟挂果销售,除传统销售方式外,县领导还通过抖音直播间助力带货,首次实现网络销售,打开了农特产品线上销路。2023年以来,龙通村沃柑累计销售128660斤,平均单价为每市斤3.2元,销售金额达413550元,实现平均每户增收5500余元。除此之外,龙通村以沃柑产业为主导,探索引进青花梨、软籽石榴等优良品种,现已种植沃柑1100余亩、青花梨400余亩、软籽石榴200余亩、青椒800余亩、烤烟560亩,逐渐形成“一业主导、多业互补”的发展格局。沃柑从被质疑到现在承载着农户安居乐业的希望,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星星”。

 

龙通村沃柑

 

龙通村人居环境的改变、一群心系群众的党员、产业的不断发展,都是我眼中的“星星”。乡村建设道阻且长,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将始终秉持信念和真情,以脚步丈量土地、以实干践行担当,成为这众多“星星”中的一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