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老挝布局玉米种业 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提案》(第0228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综合省财政厅、省农业科学院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积极推进玉米种业“走出去”发展,为构建多元进口渠道提供有力支撑的建议
一是出台政策措施。近年来,为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认真落实农业“走出去”发展规划,切实履行云南省农业对外合作联席会议牵头责任,先后印发关于培训大型跨国农业企业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农业对外合作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年度措施等政策文件,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农业对外合作新格局。二是推动我省种业对外合作。积极对接昆明海关,起草《关于落实种质资源出境管理有关具体事项的通知》,支持开展优质种业资源对外合作,依托中老铁路等对外开放新通道,加强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与合作,切实推动我省种业“走出去”与“引进来”。三是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从培育企业发展动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推动农业企业“走出去”,据农业农村部对外农业投资直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云南省企业对外农业投资168家,累计投资额16.34亿美元。其中老挝72家,投资额7.12亿美元,主要从事水稻、玉米、甘蔗、天然橡胶、薯类等农产品生产和肉牛养殖等。四是推进输华农食产品检疫准入。积极争取海关总署支持,主动开展缅甸、老挝输华农产品风险分析工作,持续推动扩大输华农产品范围,2023年协助海关总署完成缅甸大豆、压片玉米、菠萝和老挝芒果风险分析及议定书起草工作,促成老挝鲜食芒果获准输华。五是玉米进口来源不断扩大。据农业农村部《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形势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同比上涨,进口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从美国转向巴西,全年累计进口玉米2713万吨、同比增长31.6%,其中,自巴西进口1280.6万吨,占比47.2%,美国、乌克兰、巴西为中国进口主要来源国,同时从保加利亚、俄罗斯、老挝、缅甸等也进口少量玉米,标志着我国玉米进口高度依赖美国和乌克兰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进口渠道趋于多元化。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一是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云南省农业对外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落实种质资源出境管理有关具体事项等涉农工作任务,构建内外统筹、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农业对外合作“一盘棋”工作格局。二是鼓励和引导滇老双方科研机构、企业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开展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合作,促进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使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是严格落实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按照我国对玉米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政策,严格落实我国玉米国际贸易政策。据省发展改革委提供数据,2024年,国家下达我省粮食贸易进口关税配额2.53万吨,其中玉米2.46万吨,老挝作为我国毗邻国家特别是与我省直接接壤的国家,其玉米已纳入准予进口目录。四是按照海关总署部署安排,积极协助开展进口农食产品风险分析工作,积极推进老挝等周边国家输华水果、粮食等优质农食产品检疫准入,持续扩大进口产品种类。
二、关于打造“育繁推服”一体化种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老挝玉米种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云南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云南省支持种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瞄准资源保护、育种创新、良种繁育全链条精准发力,大力发展“滇系”种业。省财政厅紧扣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牵头出台《关于将省级打造“绿色食品牌”专项资金优化转型为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继续对包括玉米种业在内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2023年,统筹1.33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包括玉米品种在内的种业育繁推等工作,其中包括支持玉米种业基地建设5个、推广后补助玉米品种5个。二是支持新型研究机构发展。2021年,省级出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积极支持包括玉米种业在内的新型研究机构发展,符合新型研发机构政策支持的企业可申请1000万元、800万元、30万元等不同奖补。2023年,省财政厅安排0.7亿元资金,支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建的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建设,整合我省种子种业攻关科研力量,加快提升云南农业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全产业链技术服务能力,助推云南成为全国特色作物重要区域性生物育种中心。三是对老开展玉米种业试验示范。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遗传育种及应用创新团队,牵头建立了“云南省中老热带玉米国际联合研发中心”,围绕中老铁路沿线,建立了热带玉米育种、制种基地,在老挝开展了玉米种质、新品种筛选、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云瑞1818、云瑞559通过老挝农林部品种认定,云瑞559、云瑞88等玉米杂交新品种在老挝建立了核心试验示范区,面积达2000多亩,辐射带动面积近10000亩,对辐射带动老挝玉米产业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农户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充分发挥云南农业区位、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对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家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10期,培训农业官员及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其中对老开展2期共120人培训,主要开展水稻、玉米、蔬菜及动植物疫病防控等专题技术培训,进一步助力老挝农业农村发展。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一是加强中老双方战略对接,以中老经济走廊建设为主轴,围绕实施《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3年滇老合作工作要点》、中老铁路开通运营等涉农任务,务实开展双边农业领域科研、技术交流、农业科技培训等交流合作。二是在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框架下,根据老方需求,老方可依托中国—东盟、东盟与中日韩、澜湄合作、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等平台加强双方经验交流与合作,推动老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根据《云南省实验室建设方案》《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云南省支持种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将继续安排科技资金支持云南实验室建设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创建。建议云南农垦集团加强与省科技厅对接,做好项目储备,省财政厅将对符合科技计划项目的新型研发机构予以积极支持。四是依托“云南省中老热带玉米国际联合研发中心”“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充分发挥粮食种业科研机构、走出去企业等优势,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在老开展热带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繁育、试验示范及推广,助力老挝玉米产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5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董金芳,0871-6565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