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群众急难愁盼小项目的建议(第0589号)交我们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的通知》(云人办发〔2024〕16号)要求,省农业农村厅严格落实办理责任,完善制度流程,立足行业职责和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回应代表反映问题,深刻剖析问题症结,认真研究代表所提建议,提出具体可行的答复意见。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关于“中央资金产业占比2023年不少于60%,省级资金产业占比不少于53%,导致农村一些投入小、花小钱就可以解决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逐步成为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研究核实认为,脱贫地区确实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需求较大的问题。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占比,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着眼乡村产业发展,实现联农带农富农目标提出的关键制度要求,也是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工作安排。目前,根据中央衔接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比例要求从2021年的50%逐步提高到2025年的70%;省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比例要求从2021年的50%逐步提高到2025年的54%,充分兼顾了我省实际。各地应积极落实将乡村产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的要求,在满足产业投入占比要求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统筹资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问题。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从省级层面建立支持和鼓励实施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小项目实施意见”的建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2017年以来,我省通过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等政策支持农村强基补短。2023年省级共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5亿元支持实施757个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2024年已安排下达中央和省级资金6.33亿元支持实施1000个以上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切实增强。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些群众急难愁盼的建设项目,可以考虑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等政策方面争取支持。
(二)关于“加大财政奖补力度”的建议。一是建议各地切实落实“一事一议”机制、提前谋划储备项目、提高项目编报质量,争取更多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按照每个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的标准支持,其政策目标就是聚集小型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近年来,省级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2—2024年分别下达省级资金1.43亿元、2亿元、3亿元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逐年增长。下一步,省级将持续加大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支持力度,将资金进一步聚焦投入农村公益事业,争取更多中央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支持。二是统筹衔接资金支持村内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根据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云财规〔2024〕23号)规定,衔接资金可“重点支持因地制宜补齐农村供水设施短板,允许适当安排资金用于影响群众基本生活条件的通村公路和村(农场、林场)内主干道连接,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桥梁、排水、灌溉、公共厕所、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垃圾清运等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三是不建议强制村级捐款捐物。《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相关项目实施不得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得新增村级债务,不建议硬性要求村级捐款捐物。
(三)关于“优化项目实施”的建议。2023年度,下达牟定县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达9475万元,较上年增加4001万元,增长73.1%;2024年截至目前已下达5551万元。目前,以工代赈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的项目,要求劳务报酬发放额度占比20%以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的项目,要求劳务报酬发放额度占比10%以上。我们的办理意见是,牟定县可继续推广和扩大劳务报酬规模,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林草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意见》,聚焦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小型项目,最大程度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