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法委:
按照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建议办理要求,现将赵攀峰代表提出的《关于以“五边”行动推进云南卫国戍边工作的建议》(第0467号)涉及省农业农村厅的协办意见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省农业农村厅按照职能职责,认真研究代表所提建议,找准代表关切和反映的焦点,广泛听取有关处室意见建议,坚持实事求是,确保建议回复工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收到本建议后,省农业农村厅已与赵攀峰代表沟通,详细介绍了办件过程及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此件答复内容已得到代表肯定。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关于建议中提出的边境地区“产业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经认真研究分析,沿边8个州(市)、25个县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一是在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示范项目方面:8个沿边州(市)累计有24个乡镇纳入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25个沿边县,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占全省创建总数的七分之一),累计有10个县开展了“一县一业”特色县或示范县建设项目,有9个县参与了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有7个县是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二是在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25个边境县中,有产粮大县6个、生猪调出大县2个、肉牛产业基地重点县10个、中药材布局重点县5个、茶叶发展重点县15个、咖啡主产县17个(其中精品咖啡重点县6个)、水果发展重点县10个、夏秋蔬菜和冬春蔬菜重点县各1个、澳洲坚果重点发展县9个。三是在全省重要农产品产量排名中:芒市是全国最大的冬季双色鲜食玉米生产单体县,勐腊县天然橡胶产量全省第一,腾冲市油料产量全省第二、粮食产量全省第五,金平县水果产量全省第四,陇川县、澜沧县和勐海县甘蔗产量位居全省前五,河口县水果产量全省第六。2023年,沿边8个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999亿元,增速在4.2%至4.6%之间,其中6个州(市)的增速高于全省增速水平。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加大对沿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具备条件的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实施“人才强边”培育行动的建议。
办理意见是:为引导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就业创业、建功立业,支持青年创业兴乡,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2023年12月19日印发了《云南省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提出了到2026年,有序引导30万名以上大学生、外出青年、本土青年到乡村开展服务、就业创业,参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形成一批具有云南特点的青年创业兴乡典型和服务品牌,为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的发展目标。并从引导大学生服务乡村、招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培育本土青年人才、拓宽创业兴乡渠道4个方面制定了十五项工作任务。省农业农村厅、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科技厅、团省委等省级部门和各州(市)将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推动任务落实。
(二)关于实施“产业兴边”赋能行动的建议。
办理意见是:一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省农业农村厅将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聚焦粮食、茶叶、蔬菜、水果、澳洲坚果、咖啡、中药材、生猪、蔗糖、天然橡胶等适宜边境地区发展的特色产业,支持边境地区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二是在对接发达地区开展结对帮扶方面。省农业农村厅将推动落实东西部协作年度协议,联合其他省级部门共同抓好产业协作、劳务协作、人才科技帮扶、消费帮扶,深化医院、学校、村村、村企结对帮扶,推进两地全要素、宽领域合作对接。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联络、服务保障工作,落实省级定点帮扶单位“挂县包乡带村”责任,持续提升定点帮扶单位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实效。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持续打造一批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品牌。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4月22日
(联系人及电话:罗昌颉,0871-6311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