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昭通开展乌蒙山区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第0096号),已交由我们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及时召开交办会议,明确了办理责任处室和责任人,结合我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实际,对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并经与代表联系沟通,形成了办理意见。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昭通地处乌蒙山区腹地,是我省农业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高等植物151科、457属、1025种;有云南半细毛羊、乌金猪、昭通牛、盐津乌骨鸡等9个畜禽遗传资源。经研究,我们认为昭通市建设乌蒙山区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型科技创新中心,可以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乌蒙山区特色种质资源。2022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云南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把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大省作为种业振兴的首要目标。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围绕资源保护、育种创新、测试评价和良种繁育在全国布局了509个项目,云南农业种质资源丰富,国家布局云南的22个项目中资源保护类项目有12个。云南也是全国“十四五”期间唯一同时布局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实施主体为省农科院)、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实施主体为省畜科院)、水产种质资源库(实施主体为省渔科院)的省份,中央预算内投资分别给予2800万元、2900万元和1980万元的支持,3大资源库预计2025年全部完工,将为“十四五”末建成国内一流、面向南亚东南亚、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资源保护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以来,根据省级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库(圃、场、区)管理办法,全省共认定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36个、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42个,共规范保存各类粮经作物种子、植株11.3万份,保存畜禽遗传材料6万余份、活体50多万头(只、羽)。目前布局昭通市的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共有4个,分别是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昭通库、省级苹果种质资源圃、省级盐津乌骨鸡保种场、省级昭通猪保种场,2021年以来,安排昭通市农业种质资源保种经费共150万元,在保种设施维护、资源更新及鉴定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根据2021年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云南省“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已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国家布局云南22个项目的承担主体和建设内容,下步如何帮助昭通建成乌蒙山区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型科技创新中心,结合省农业农村厅职能职责,我们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是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支持。主动加强与农业农村部汇报对接,在对乌蒙山区特色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项目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向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荐申报,争取将该项目纳入“十五五”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范围;省农业农村厅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帮助指导昭通市做好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谋划和储备,争取各类资金支持。二是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根据省级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库(圃、场、区)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指导昭通市积极做好种质资源库(圃、场)申报工作。对成功创建的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场),将按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25万元/个/年的标准予以支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按产业予以15-60万元/个/年的标准支持。三是加强种质资源信息交流共享。充分利用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成果,积极协调省农科院、省畜科院和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对乌蒙山区特色优异种质资源尽量实现移交国家库(圃)进行重点保护,以“十四五”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实施为契机,建立集资源特征特性、普查收集、鉴定评价等信息数据的省级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库(省农科院正在建设);推进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建设,构建从优异种质利用、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到市场推广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打破地区、部门界限,整合全省种子种业攻关的科研力量,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5月31日
(联系人及电话:陈进超,0871-6312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