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政协云南省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1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06-04 15:29:00 【字体:
【字体:

许高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的提案(第219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2022年9月30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云南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云南预制菜在一二三产业都涌现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产品。真空包装小玉米是一产预制菜的代表,德和罐头是二产预制菜的典型,外婆味道等餐饮企业中央厨房是三产预制菜的样板。您提出的建议对促进预制菜产业综合发展、深化食品工业化进程、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生产全流程的标准化

(一)当前预制菜有关标准情况

在食品加工领域已发布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促进产业规范化和支持行业升级。按照产品原料、加工工艺等不同,在畜禽产品、肉制品等领域发布了《冻卷羊肉》(GB/T 42120-2022)、《冷冻鱼糜》(GB/T 36187-2018)和《酱卤肉制品质量通则》(GB/T 23586-2022)等40余项与预制菜相关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在行业标准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4月公布行业标准《方便菜肴》(QB/T 5471-2020),自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地方标准方面,重庆、保定、南宁等地制定《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DB50/T 1342-2022)、《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DB1306/T 202-2022)、《预制菜术语》(DB1306/T 200-2022)等预制菜相关地方标准8项,支撑预制菜产业集群化升级发展,为推进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夯实技术基础。

(二)推进滇菜标准体系建设

在《关于滇菜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了加快滇菜标准体系建设的任务。提出到2025年制定出台50项以上滇菜标准,形成较为完备的滇菜标准体系,以提升滇菜标准化水平。

我省在预制菜行业标准方面已有一些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下一步,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将继续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以争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云南特色商标品牌

(一)抓好滇菜品牌培育

继续开展滇菜名店、名师、名菜、名小吃等滇菜品牌评选活动,并扩大公众参与度和媒体宣传力度,打响滇菜特色餐饮品牌。支持州、市举办特色美食节和小吃节,宣传推广以滇菜为主的预制菜。拍摄《滇味·生活》滇菜美食纪录片,讲好滇菜背后的云南故事,持续扩大滇菜品牌影响力。

(二)推进建立品牌矩阵推动云品出滇

自2018年起,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云南省“10大名品”评选,并于每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进行表彰。累计从茶叶、花卉、蔬菜、果品、中药材、咖啡等重点产业中评选“10大名品”主体113个。组织开展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推选工作,截至2023年12月,共计776个品牌纳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管理,其中蔬菜产品(含加工类)品牌108个、畜禽(含加工类)品牌63个。持续组织农业企业含“10大名品”及“绿色云品”品牌目录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南亚博览会暨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针对我省重点目标消费市场,举办专场展示推介活动,先后在济南、成都、重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举办云品专场展示推介活动,推进目标市场消费者近距离逛云品、买云品、体验云品,持续扩大品牌传播效果。

下一步,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将继续开展品牌培育,争取把更多的预制菜品牌纳入品牌目录。推动组织各类预制菜品牌参加各类展会推荐会,创新拓展推介渠道,不断提升预制菜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全环节的食品安全

(一)强化“两个责任”落实

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对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实行分级管理,落实“包保”;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理,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正品,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切实保障预制菜食品安全。

(二)加强生产许可管理

拧紧预制菜安全“监管阀”。2023年6月15日,根据《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第78号令),在调整食品经营项目的修订内容中,增加了简单制售分类、增加半成品制售项目等;针对简单制售类项目风险相对较低的特点,进一步细化食品经营项目类别,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结合食品原料、工艺等因素对预制菜实施分类许可,严格许可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贮藏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到位,形成监管闭环。组织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加大对第三方平台、网络直播销售“云南预制菜”行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无标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树好“食安云南”和“滇菜”形象。

(四)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预制菜品培训,强化诚信自律。支持开展预制菜口味、品质、营养等第三方评价活动,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提振消费信心。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预制菜企业监管,为预制菜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四、关于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推广,逐步建立扩大预制菜销售平台

(一)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积极推动云南雪力国际集团建设了西南地区首个专业的预制菜批发交易市场——云南雪力预制菜批发交易市场,该市场已于2023年3月3日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共有国联水产、正大集团、美好集团等52家省外预制菜头部企业,伊天园、诺邓火腿等39家省内预制菜上下游企业入驻市场。2023年12月,由云南雪力预制菜批发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云南彝人农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昆明德和罐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红河宏斌食品有限公司、云南聚鑫食品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云南星桥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发起,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云南省预制菜协会,将从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制定产业发展标准等方面助推云南预制菜产业发展。

(二)助力开拓市场

2023年,以“天养食材、滇味飘香”为主题,聚焦餐饮与预制菜全产业链发展,举办首届云南国际餐饮美食暨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博览会共设1158个展位,7000余款产品参展,其间共签约35个项目,签约金额30.96亿元,现场销售2526.18万元,直播带货近500万元。组织聚鑫园、高上高、德和等企业参加东盟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消博会、进博会、南博会、食餐会、农博会等重点展会,精准进行市场对接,进一步拓宽预制滇菜的销售渠道。并促成昆明天天向上集团与昆铁生活服务公司合作,推动预制滇菜上高铁,预计每年可在高铁销售100万份预制滇菜,年销售金额约5000万元。

下步,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开展“东方甄选”云南专场等活动进行预制滇菜推广,打造“爆款”预制滇菜。在“云品乐购”电商平台开设预制滇菜专区,拓宽线上销售渠道,继续推动预制滇菜进高铁、进机场、进商超、进平台。

最后,感谢您对云南预制菜产业的关心和关注,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5月28日

(联系人及电话:谢洁 0871-65749600)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