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云南省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变废为宝”,综合开发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提案》(第0140号)已交我厅主办,省科学技术厅、省林草局会办,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强化云南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生态安全风险。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和省林草局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生物环境安全管理与监测网络构建”的要求,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监测与评估,保障生物和生态环境安全。
一、工作开展情况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生态灾害物种之一,严重破坏了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紫茎泽兰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旺盛的繁殖力和生命力,能够合成丰富的天然产物,在该植物生长、繁殖以及适应侵入地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以紫茎泽兰为代表的外来入侵植物的绿色防控、综合开发利用等工作。
一是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对紫茎泽兰地上和地下部分、腺毛、花、冠毛、虫瘦中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功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共分离鉴定54个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菇、二菇和酚类化合物,包括13个新化合物。研究紫茎泽兰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在治疗皮肤感染等方面的潜在利用价值,挖掘紫茎泽兰及其主要成分的抗寄生虫、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
二是云南省农业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自2010年以来主要开展紫茎泽兰风险分析,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研究。其中以高效、安全的专用型选择性除草剂研发的化学防治技术为主;以木豆、甜象草和臭灵丹为主的替代控制技术。在物理或化学防治后紫茎泽兰植株,主要研究其次生代谢物作为植物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使用;筛选高活性发酵菌制作有机肥。
三是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以紫茎泽兰为代表的农村入侵物种的危害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农村能源利用方面的相关内容。围绕紫茎泽兰等入侵物种的资源化利用,阐释发酵产生沼气效率提升关键科学问题,解释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对紫茎泽兰毒素核心代谢机制,探索紫茎泽兰发酵产物用于饲料和肥料等利用途径。
四是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所有乡镇的普查工作,已做到全覆盖,共上报踏查线路88647条,设置标准样地调查10801个。
五是制定省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方案。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昆明海关、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有关单位深入落实《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有序推进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根据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已知外来入侵物种发生分布情况,《通知》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高黎贡山地区作为重点区域,持续抓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
六是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科普宣传。充分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科普日”等时间节点,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种平台,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林生物生态安全普法和科普宣传,2023年,共组织宣传活动808次,编印、发放宣传资料20.57万份,宣传报道219次,通过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舆论。
二、关于提案中反映的问题
提案中反映紫茎泽兰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紫茎泽兰是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通过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物种失去生存空间;分泌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通过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降低物种多样性,使依赖于当地物种多样性生存的其他物种没有适宜的栖息环境,成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被称为“绿色杀手”,很多地方由此变成了“绿色沙漠”。紫茎泽兰的防治措施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人工和机械防除存在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防除不彻底以及拔除后可能带来水土流失问题等缺点;二是化学防除用量大、成本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可能同时杀灭本地植物、昆虫等生物。目前,人工和机械防除、化学防治仍是防治紫茎泽兰侵害常用且有效的措施。
三、关于提案内容回复
云南省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等有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灾害防控等省部级实验室科研平台,这些科研平台的研究领域涉及外来入侵植物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内容涵盖紫茎泽兰等外来入侵植物综合利用有关内容,主要包括有毒物质定性与定量、生物源农药开发、脱毒处理和饲料发酵、脱毒处理和有机肥生产、碳化生物炭制备、食用菌培养基质生产等,但紫茎泽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存在野生原材料采收和运输成本过高等问题,且研究成果附加价值不高、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等原因,尚未实现中试、量产。
下一步,将针对我省以紫茎泽兰为代表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和治理中的薄弱环节,我们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支持平台建设,促进研发应用。统筹协调申报研发平台、争取资金支持、开展综合化利用试点、强化推广应用。持续支持外来入侵物种绿色防控领域已建创新平台发挥作用;支持相关优势科研团队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化学成分和市场化应用开发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是强化保障监督,确保措施落实。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将农林重大外来物种疫病防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对农林外来物种的防控能力。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控知识。加强队伍建设,定期举办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宣传外来物种防范知识和防控政策,增加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全社会对外来物种的防范意识。
感谢长期以来对云南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和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4日
(联系人及电话:徐胜涛,0871-6574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