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政协云南省十三届二次会议第66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06-11 16:16:00 【字体:
【字体:

苏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应对“欧盟零毁林法案”建设咖啡豆认证和溯源系统的提案(第662号),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拥有热区面积8.11万平方公里,具有发展咖啡产业优越的自然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咖啡产业逐步形成了从品种研究、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交易集散、装备制造、产业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据统计数据,2023年全省咖啡种植面积114.6万亩,产量14.6万吨,均占全国的98%以上。据昆明海关数据,2023年云南省咖啡出口9857.44吨,同比下降68.48%;出口金额3.66亿元,同比下降62.09%。其中生咖啡豆出口6950.17吨,占70.5%、焙炒咖啡出口141吨,占1.43%、浓缩精汁出口530.2吨,占5.38%、咖啡制品出口2236.07吨,占22.68%。

近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咖啡产业作为我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1+10+3”重点产业之一,已确定我省咖啡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为:以精品咖啡为引领,着力提升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云南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印发《关于支持咖啡产业精品率、精深加工率提升的若干政策措施》《云南省精品咖啡种植区划》《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支持产业发展,并积极申报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争取到1.5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我省咖啡产业集群项目,着力于打造精品咖啡种植基地、推进鲜果集中处理中心建设、新建或提升改造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加强产业宣传推广等重点工作。

二、提案中相关建议的回复

(一)关于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咖啡豆认证和溯源系统的建议。目前,我省正在积极探索咖啡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咖啡质量基础与产业服务)落户普洱市,为我省咖啡及其制品监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该中心正在构建“一图一库两平台”咖啡产业数字化平台,建立咖啡全链条管理体系。同时,通过“云智溯”开展比顿咖啡、新寨咖啡试点进行赋码追溯;2022年云南咖啡加工业服务平台企业保山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入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服务平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支持该服务平台针对云南咖啡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便利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今后,将从技术赋能、经验赋能、渠道赋能等方面为云南咖啡产业中小企业提供针对性、实用性、普惠性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二)关于整合专项资金支持认证和溯源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建议。2022年8月2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农绿〔2022〕8号),提出包括绿色发展、鲜果集中采处、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建设精品庄园、加大金融支持等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支持政策,并配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其中,对获得我国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及基地,实行“先建后补、获证后补、按量奖补”的原则给予一次性补贴;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且授权用标的咖啡产品实行“获证后补”的原则给予一次性补贴。2022年,该项政策共奖补绿色发展资金481.48万元,近期,我厅正在组织符合条件的有关主体积极申报2023年项目资金。截至目前,全省咖啡产业已获绿色食品认证证书46张,获证组织10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89张,获证组织59家。

(三)关于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组织协调咖农和经销商参与认证和溯源的建议。目前,云南缺乏有影响的咖啡领军企业,由单个企业主导的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也难以发挥服务企业和产业的作用。2022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了两批共14家“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旨在通过积极引导建设特色精品咖啡庄园的模式,使精品咖啡与体验、商旅、文化、住宿相结合,并将相关主体树立为产业发展的标杆,在品种更新、绿色发展、环保加工、三产融合等方面成为示范,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近期,我厅正积极对接省民政厅,拟对标巴拿马的瑰夏庄园,以认定的14个精品咖啡庄园为主,推动建立全省精品咖啡协会,今后,将积极指导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在认证和溯源等重点方面加强组织引导。

(四)关于进一步提升云南咖啡话语权的建议。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做好提升咖啡品质、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工作。一是加强良种的培育和推广,从源头提高精品咖啡质量。依据《云南省精品咖啡种植区划》和《云南省咖啡优质品种推荐地图》,按照“适地适品适种”的原则,指导各产区推进咖啡优质品种的试验和示范推广;二是认真做好栽培管理,全面提升生豆质量。持续加大云南省地方标准《小粒种咖啡》的宣传贯彻工作,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三是切实做好鲜果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保障生豆产品质量稳定。联合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省农科院、云南农大等单位持续做好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加工机械设备的研发应用;四是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守牢质量安全“底线红线”。持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监督抽查、执法抽检的频次和范围,确保咖啡产品质量安全。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4日

(联系人及电话:项希希 0871-65749600)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