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务厅:
根据政协云南省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办理要求,现就《关于完善我省冷链运输干支网络,助力生鲜农产品贸易的提案》(第0141号)涉及省农业农村厅的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短板,赋能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持续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2020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以来,连续三年(至2022年)共争取项目资金6.4亿元,重点围绕蔬菜、水果、花卉,兼顾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设施建设。2023年国家支持资金改为衔接资金后,指导各地将产地冷链物流设施项目纳入乡村建设项目库,启动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三年行动,因地制宜持续推进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支持建设产地冷链设施1900个、新增库容约106万立方米,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和商品化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以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区域性和综合性冷链物流市场为依托,以通海、晋宁、呈贡、嵩明、陆良成熟冷库群和以宣威、泸西、祥云、砚山新兴冷库群为代表,覆盖全省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集群。
(二)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培育。抢抓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契机,建立省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项目建设库,指导各地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推进建设一批具有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拣分级、初加工、产地直销等综合服务能力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框架方案要求,推荐斗南国际花卉冷链集配中心、盘龙区绿色有机农业冷链集配中心、腾俊国际陆港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等32个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作为全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培育备案项目。
(三)稳步提升产地冷链物流设施项目营运水平。加强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后管护,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冷链物流社会化管护服务,引导邮政快递、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主体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参与地方项目运营,2023年先后组织邮政、建投物流以及京东、菜鸟等团队深入玉溪元江、普洱澜沧、大理祥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洽谈,积极促成专业运营团队与地方的合作。支持各类主体发展农超、农批、农企、农社对接等产地直供直销流通模式,有效衔接起冷链集配中心和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创新农产品出村进城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云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冷链物流发展“产地、运输、销地”中的“产地”环节,突出抓好三级冷链物流节点关于产地“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短板,加快构建产地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一)用好衔接资金,稳步推进项目实施。坚持以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深入实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三年行动,推动冷链项目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持续建设一批田头冷藏保鲜设施及商品化处理设施。
(二)强化支撑保障,加大集配中心扶持。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培育,确保“十四五”期间完成40个左右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推动建成以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为支撑的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
(三)探索多种经营,稳步提升运营效率。在抓好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设施使用和运营效率提升,支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开展预制菜、净菜等初加工,提供直供直配服务。鼓励其建设运营主体搭建专业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与产地端仓储保鲜设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形成有效衔接、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4月7日
(联系人及电话:孟超,0871-6574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