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广南县篆角乡上拨给村绿美村庄建设典型案例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篆角乡上拨给村带领干群同思想共发力,拧成一股绳,结合乡情实际,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山清、水秀、景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找准一个“中心点”。上拨给村在“绿美村庄”建设过程中,坚持把制定规划作为“第一道工序”,以打造“抬头见绿、出门见花”的绿美村庄为目标,积极探索环境提升新路径,坚持党建引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聚焦村貌改造、垃圾治理等重点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打造幸福和谐的美好家园。
抓好一条“治理线”。进行村貌改造,从外到内“扮靓”村庄颜值。上拨给村成立共建委员会,结合实际,挖掘村庄文化,突出村庄特色,统筹抓好绿美乡村建设,在村内建设小凉亭、小景观,为绿美乡村建设添彩。同时,着力推进农村垃圾、厕所革命两大革命,采取“户消化、村处理”的垃圾整治模式,全面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环境无污染、生态得保护、群众更健康。截至目前,完成建设公厕1座、户厕41座,实实在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对于建好后的公厕,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为公厕配备专职保洁员,做到既建好又管好。
用好一张“管理网”。“五小切口”齐抓共管,建管并重,长效运行。上拨给村充分运用村规民约、网格化管理、征信卡、乡贤榜、红黑榜“五小切口”,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绿美村庄建设行动。一是充分运用村规民约,将乡村绿化、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等各项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由本村居民表决通过并共同遵守;二是日常管护网格化,每十户为一个单位划分网格区,由熟悉村情的党员干部或群众担任网格长,实现精准到人、到户;三是充分运用征信卡促进村民自主管理,群众要办理涉及乡村处理的事项,都需要有由网格长和村小组长签字的征信卡到村、乡办理,无征信卡将暂不予受理;四是充分利用乡贤号召力、影响力,实现村庄共建共管,以村致富带头人和优秀大学生为乡贤代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不断夯实村小组自治根基,实现乡村治理合力。五是推行红黑榜制度,每个月组织村干部、村小组长评选“红黑榜”,充分激发群众共建绿美和谐村寨积极性,形成勇争先进的浓厚氛围,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落实见效。(拟稿人:王玲 审核人:张奇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