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腾冲市北海镇花园村杜家湾自然村绿美村庄建设典型案例
保山市腾冲市北海镇花园村杜家湾自然村地处北海镇北边,距离县城17.8公里,全村有农户85户327人,村庄土地总面积约5.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1亩,林地面积4189亩。村庄种植水稻、玉米、油菜、苦荞、马铃薯等基本农作物,特色产业有草果、泡核桃、红花油茶、烤烟、猕猴桃、脆柿等,其中,以草果种植为主,种植面积438.5亩。
花园村于1972年建成龙窝田小型灌溉水库,2017年建成省级中型花园水库,山水风光秀美。近年来,花园村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水库两大水景,打造了“嘉树成蹊”“花火蜜事”“杏下竹咖”“龙窝田水上乐园”“直站岭云深花蔓”等五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以花为媒,依水赋灵,打造农旅融合后花园。
杜家湾村紧紧抓住花园村成为腾冲市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契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绿美村庄建设,重点围绕保护村庄自然生态、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发展村庄生态产业三个方面,从村庄风貌保护、自然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方案、公共绿化、庭院绿化、周边绿化、村庄美化、管护机制、绿化覆盖、融合发展、林下经济、主体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杜家湾村现存400多年树龄的古柳树6棵,已完成实用性“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及评审,公共场所及荒地新增绿化景观树木200余株,铺设绿化草坪、种植各类绿植1120平方米,打造美丽庭院50户,安装路灯18盏、石栏杆240米,硬化道路3.5公里,河道清理4次,建设氧化塘1个,安装排污管道3.8公里,成立7个自管组及十户联防小组进行网格化管理,聘请保洁员进行公共场所的垃圾清理工作。通过持续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杜家湾村已逐步呈现出一幅“山在村中、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的生态画卷。
杜家湾村围绕绿美乡村建设,坚持小村庄、微治理,不断补齐村庄环境短板。一是强化生态保护,筑牢绿色屏障。杜家湾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加强对古柳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确保这些见证村庄历史的绿色“活化石”得以完好传承。另一方面,通过编制实用性“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科学布局村庄发展空间,确保村庄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二是深化绿化美化,提升村庄颜值。为了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杜家湾村大力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在公共场所及荒地新增绿化景观树木,铺设绿化草坪,种植各类绿植,使村庄四季皆绿、处处皆景。同时,通过美丽庭院建设,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庭院绿化,提升村庄整体风貌。三是推进融合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杜家湾村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草果、泡核桃等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借助桃花发展养蜂事业,以“杜家湾·花火蜜事”构思提升村庄产业特色。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打造观光采摘、水上乐园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径。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品质。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杜家湾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安装路灯、石栏杆,硬化道路,清理河道,建设氧化塘和排污管道等,使村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成立自管组和联防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聘请保洁员进行公共场所垃圾清理,确保村庄环境整洁有序。
下一步,杜家湾村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挖掘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村庄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振兴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逐步打造成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拟稿人:鲁刚蕊 杜朝仁 审核人:金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