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昭通市巧家县金塘镇绿美乡镇建设典型案例
——青山之上产业兴、绿美江畔百姓富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       2024-05-23 16:16:00 【字体:
【字体:

金塘镇位于昭通市巧家县南部,共有耕地3000余亩,林地3万余亩,主产芭蕉、芒果、柑橘、蚕桑、花椒等,有丰富的温泉资源。近年来,金塘镇整合多方资源力量,推进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与绿美建设目标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开展绿美乡镇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开创“绿美”新局面

金塘镇主动站位全县大局,聚焦打造“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目标,抓村带户,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月月植树”绿化美化行动、村容村貌整治。一是党员示范带动“绿美同心”展担当。以主题党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为契机,号召党员干部率先示范、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以党支部主导、党群共治、家家户户参与的常态化绿美环境,实现“党建红”与“环境美”有机融合。截至目前,党员开展绿美乡镇建设1200余人次,开展垃圾清理整治1800余人次。二是率先垂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移植添绿。采取移植措施,率先在安置点内移植芒果、凤凰木等成品树种2万余株,实施绿化面积达14.3万平方米。栽植增绿。因地制宜进行特色绿植种植,以生态修复、“月月植树”“芒果+N”为抓手,深入推进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持续推动集镇增绿、面山绿化,采用“政府+公司+集体经济”模式,建成苗圃基地1个,培育苗木39万余株,实施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各种苗木栽植98万余株。

强化综合整治,展现“绿美”新气象

一是以人居环境提升整治为抓手展现“绿美净”。以集镇为核心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3个,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收集设施242个、安装固定垃圾箱22只、放置垃圾收集桶200个、购置勾臂式垃圾车1辆、压缩式垃圾车1辆、吸污车1辆,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善打下坚实基础;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2249座,改造公厕12座,双河社区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6.79%。全镇划分123个网格,集镇片区15个网格,建立定期清扫、日常保洁、“红黑榜”通报制度,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以古树名木保护为重点守护绿美“活化石”。做好古树立牌保护工作,重点对古树进行挂牌,明确管护人员,完善古树保护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病虫害、灌水施肥等复壮管护措施。三是以文化展示为核心留住历史与乡愁。以壁画为载体,紧紧围绕民族团结、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等主题制作壁画,变“裸墙”为“画墙”,通过主体墙绘形式保留“乡愁”的根与魂。

抓好产业发展,集聚“绿美”新动能

一是突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抓绿美。动员群众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培植绿篱,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庭院。二是突出特色产业,绿化增收“两手抓”。绿美乡村建设既要有“绿”还要有“利”,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以经济效益强的果树类树种为主,适合本地气候特点的景观树种为辅,大力发展芒果、芭蕉等特色水果,打好特色产业发展牌。三是突出绿旅融合,探索绿美经济。做好“以果为媒”文章,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渐走出了一条产业富农、以旅兴农、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加强后期管护,构建“绿美”新机制

一是精细管护让绿水青山“长绿长青”。建立健全绿化苗木长效管护机制,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和“门前五包”责任制对集镇花带、花台和门前杂草等进行管理维护,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人。通过评选示范村庄、示范户,激励群众学习先进树典型,助力人居环境“长治久美”。二是建章立制让绿美建设常态长效。推动落实“政府主导、镇村主责、群众主体”,深化居民自治实践,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乡镇。

下一步,金塘镇将坚持与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将产业与绿美建设进行融合,依托绿美庭院评定,积极推进绿美金塘建设;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绿美意识,提高群众对绿美工作的知晓度、认可度,形成家喻户晓,群众积极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带动农户对自家庭院进行绿美改造,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以“庭院美”促“村庄美”,树立文明新风,推动向“美”而行。(拟稿人:张璨 审核人:赵全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