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瓜果花香 幸福官村
——昭通市水富市太平镇太平村委会官村自然村绿美村庄建设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       2024-05-23 16:35:13 【字体:
【字体:

目前,昭通市水富市太平镇太平村委会官村党支部辖3个村民小组202户896人。近年来,官村始终把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聚焦“七大水富”体系和“庙铜线”地域骨架,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合力打造“党建+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幸福官村,实现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格局。

村容整洁花盛开,人居环境颜值高。官村始终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为抓手,开展“梳妆换颜改新貌”的村容村貌整治行动,不断抓实生态宜居。一是建章立制定规矩。制定并严格执行清运收费和用水收费制度,按照“五净三无两规范”的要求,开展环境整治,实现户户干净宜居。健全网格管理制度,按照“支部支委成员包片,一般党员包户”进行责任分工,每周对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走访督查,并督促整改。严格规划管理,加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管控,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二是党群齐心见实效。每月确定为支部主题党日,支部自发组织党员群众开展道路、溪沟、产业园区环境卫生大扫除,群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种花草、去污渍、美化环境,形成人人讲卫生、爱环境的氛围。完善“红黑榜”制度和积分制管理制度,群众凭借积分到爱心积分超市进行物品兑换,多种形式形成户户争先进、家家干劲足的良好氛围。三是齐抓共管见成效。开展“绿美乡村示范点”创建活动,建成活动场所4个、活动室2个、公厕3座,栽种行道树2700余株,安装污水管道1340米,路灯93座、拆除旧房86户、庭院绿化80户、户厕改造179户。

乡风文明新气象,移风易俗入人心。官村结合实际,采取“三举措”促进建设乡风文明新气象。一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以党员活动室为平台,定期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开展活动,积极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的良好乡风民俗,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邻里关系,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二是多元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为切实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官村党支部自发组织闹元宵等活动,切实让群众感受党的关心。三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了更好地关爱关心留守儿童,官村建立了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留守老人之家,每周开展学习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成长场所。除此之外,还大力开展“太平好人”评选,学习先进典型。

产业发展势头旺,老乡日子红似火。官村党支部紧扣“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的产业发展要求,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一是抱团取暖共发展。官村党支部通过支部党员会、村民小组会等形式向群众确立了“桃李为主的林果经济”目标,通过采取“支部+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成立了太平镇油桃、茵红李专业合作社,将党员、种植大户和群众紧紧抱团在一起。官村片区油桃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05户,已种植油桃400余亩,每亩油桃毛利润4000余元,实现了年产值160万余元。茵红李专业合作社有社员36户,种植茵红李6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李子1100亩。二是帮扶机制促发展。通过建立食用菌专家工作站,邀请果树专家开展知识培训,聘请产业顾问指导果树种植,严格落实小组每名党员结对5户以上群众社员制度,在油桃管护、修枝整形、肥水管理等方面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帮助党员群众学习掌握果树种植、管理技术,拓宽营销渠道。三是农旅融合提发展。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官村深入挖掘桃李产业发展潜力,探索了一条乡村旅游促经济发展的路子。2015年以来,太平村连续成功举办4届桃花文化旅游节和一届葡萄采摘节,共吸引外来游客7万余人。

下一步,官村将紧扣“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工作目标,认真践行贴心、热心、诚心、全心、尽心“五心”服务,全力打造瓜果花香、幸福官村。(拟稿人:李祖俊 审核人:耿义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