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西盟县力所乡力所村力所茶厂小组绿美村庄典型案例
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力所村力所茶厂小组有45户159人,经济来源以茶叶为主,现有茶园面积1631亩,年产量156吨,产值780万元。近年来,力所茶厂锚定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突出全员动员共治、有力有效,按照“规、清、改、建、管、融”六字方针,高标准推进“五小园”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走深走实。
坚持宣传引导,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力所茶厂始终坚持宣传开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干部入村引导等方式,多途径、多方式宣传,宣传“五小园”建设的重要性。组织群众对闲置地、房前屋后整治点等进行摸排梳理,通过“户主会”、入户走访征求村民意见,让群众真正参与到谋划、设计、建设、监督、使用中,改变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现象,村民由人居环境整治的“看客”变为“主角”。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亮点打造。开展房前屋后整治,集中清理乱堆乱放,并因地制宜,建设“小菜园”“小花园”等。聚焦公共空间和闲置地块,集中开展垃圾杂物清理,因点施策,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水平。截至目前,全组累计拆除旧房10余处100多平方米,清除杂草1000平方米,种植蔬菜10余亩,创建美丽庭院44户,完成厨房改造44户。
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党员示范带动。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构建“党支部+网格员+群众”的联动工作机制,营造“党员带好头、群众齐参与”的浓厚绿化美化氛围。同时,通过网格员包户的网格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党员“宣传员”“监督员”作用,带动群众参与,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长治长效,突出整治成果巩固。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农户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周一清扫”制度,以“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的评比方式,营造浓厚比学赶超氛围,邀请老党员、组干部、网格员等负责监督村民庭院整治情况,做到有责任、有监督、有标准、有奖惩。充分发挥组织功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最后通过搭建治理管理平台,制定印发《力所乡“红黑榜”积分制实施方案(试行)》并实行积分管理,保障整治结果常态有效。(拟稿人:熊丽梅 审核人:罗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