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西盟县力所乡绿美乡镇建设典型案例
近年来,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拉祜族乡积极优化规划布局,主动作为,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持续推进辖区绿美乡村建设。
力所乡始终把政治引领放在首位,既抓统筹协调,又抓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党政高位推动。力所乡认真落实全县绿美建设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迅速成立“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细化研究,深入村组走访调研,了解群众的需求,找准查实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印发《力所拉祜族乡绿美乡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 年)》,扛实扛牢工作责任。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各中心(办、所)、各村党总支和各村民委员会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将涉及绿美乡村建设的6个工作任务细化至相应中心(办、所)。5个行政村对应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并进行每日一报、每周一调度。二是党员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绿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委员会在村民自治中的核心作用,将32个党支部书记、536名网格员定为村组开展绿美建设带头人,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体系网格和社会治理体系网格“两网”变成“一张大网”,用好党员、第一组长、村民小组长、网格员发动群众功能,凝聚强大合力,采用微信群推送、挂组队员联合挂包帮人员、村组干部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促使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主动觉醒,从以往的看着干、不愿干、抵触干变成了后期的主动干、带头干、争着干,形成了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和自愿、自觉、自发参与的良好氛围。
重点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自觉参与绿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在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力所乡党委、政府始终以发挥广大群众主体作用为工作重点,让群众当主角,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绿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一是强化村民自治。通过党支部引领、村民自治、群众主体参与,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章程,开展移风易俗等,引导广大群众全程参与绿美乡村建设。同时,各村结合实际制定积分制管理办法,通过各村民小组与辖区保洁公司进行合作,保洁公司每年返1万元到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统筹集体资金用于积分兑换,奖励村组和家庭卫生干净的村民小组。并将积分制与红黑榜制度结合在一起,得分最多的和得分最少的村组或农户在红黑榜公示。通过实施积分制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绿美乡村建设,主动绿化美化房前屋后的环境。二是互评互比促提升。以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精神文明水平为目标,围绕最美乡村、最美村寨、最美家庭,“五园”建设、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和家风文明化行动为内容的创建活动。以南亢村富倮一二组为试点,实行绿美乡村建设与村规民约及红黑榜结合。由村组干部实施组织开展月评定、季度考核,加分最多的前3名和扣分最多的3名在红黑榜公示。并由脱贫攻坚工作委员会组织户主代表到排名前三的最美村寨、最美家庭的村组和农户家参观学习。红黑榜实施以来,富倮组村民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绿美乡村建设,村组美化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共评选红榜12户。通过互评互比,引导广大群众践行美好、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打造安居乐业、美丽舒适的家居环境。富倮组先后获市、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市文明村寨荣誉。
重点把握建设目标指导作用,提供高质量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力所乡始终坚持成本低、见效快的绿美目标,在农村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文明的行为习惯,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进步。通过各村组积极开展整治、家家户户参与行动、人人动手的工作格局,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清理整治最急需的难点问题,全力推进垃圾、厕所、污水治理,联合保洁公司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通过“厕所革命”系列行动的开展,每年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户厕改造任务,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卫生习惯;完成茶厂“厨房革命”42户,完成中图地四组养殖小区改造,完成茨米竹厨房改造102户、猪圈102座。购买长春花花籽25000粒、洋桔梗花籽800粒,蓝宝石美女樱、丁香紫美女樱等花籽3000粒,向日葵花籽1斤等用于培育和提升乡镇街道、村组沿路绿化。通过不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活动场地、进行厕所革命和厨房革命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辖区“颜值”。
下一步,力所乡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全力以赴推进绿美乡村建设,不断提高辖区群众的生活品质、幸福感和获得感。(拟稿人:李爽 审核人:罗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