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绿美行动” 共建“绿美乡镇”
近年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镇聚焦“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人更富”的目标,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党群合力,推进绿美乡镇建设。成立城乡绿化美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推进美化绿化各项工作任务。对标云南省绿美乡镇评价标准,制定实施《上帕镇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方案》,有力有序推进城乡绿美建设。坚持党建引领绿美建设,采取“党支部+”模式,组建党员、干部、妇女、青年团员、公益性岗位和群众组成的6支队伍,深入推进绿美乡镇建设,形成“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动、公益岗促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模式。
坚持植绿增绿,擦亮绿美乡镇底色。上帕镇采取“三个一批”工作模式,围绕“四旁”,利用“四地”,开展拆围补绿、见缝插绿等系列行动,营造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浓厚氛围。目前,共种植绿植13.4万株。通过党员带头、依托项目建设、群众自发的方式,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积极为绿美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坚持治脏治乱,提升绿美乡镇颜值。上帕镇着力实施“两污”设施建设和卫生厕所改建工程,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新建日处理规模70吨的古泉垃圾处理厂,城区、镇域内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实施户厕改造889座,18个村(居)委会所在地卫生公厕覆盖率达100%;建成2个城区污水处理厂、3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在建4个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稳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等纳入村规民约,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绿美乡镇建设。
坚持绿美惠民,彰显绿美乡镇价值。上帕镇坚持把绿美建设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持续发展壮大绿美产业。以建设县城特色生态粮食、蔬菜、肉禽、水果供应基地和中药材连片试验示范种植的“五个特有基地”为抓手,持续发展壮大林果、林菌、林菜、林药等林下经济,打造“达普洛茶”“知子洛鸡血李”“上帕沃柑”“腊吐底桑葚”等“一村一品”。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品牌创建与营销,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激发产业链、价值链,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坚持管护优先,筑牢绿美乡镇屏障。上帕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保持“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截至目前,上帕镇24名河(湖)长巡河500余次,清理河道淤泥垃圾180吨。整合村“两委”、党员、护林员等力量,推广“分片包区”管护模式,确保树有人管、有人护、能种活。
坚持项目引领,打造绿美乡镇名片。上帕镇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集镇区域打造成怒江大峡谷“靓”丽的名片,先后建成3个城市公园、5个广场公园、2条滨江生态廊道、2个入口城市节点,管护街道绿植3920株、灌木绿化7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打造“行道树+石斛花”景观,行道树普及率超过95%,安装“草果路灯”1917盏,实现城区全覆盖美化亮化绿化。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新建卫生公厕13座、公共洗手台36座,配足配齐环卫清扫配套设施,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下一步,上帕镇将不断巩固提升“绿美乡镇”建设成果,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切实将上帕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镇。(拟稿人:和锦玲 审核人:何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