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村集体经济强筋健骨 助绿美乡村提档换速
——文山州文山市东山彝族乡荒寨村推进绿美村庄建设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       2024-06-24 16:10:01 【字体:
【字体:

荒寨村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东山彝族乡,有耕地面积14028亩。近年来,荒寨村以三个“突出”拓宽集体经济路子,增强造血能力,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助力绿美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多元谋划产业,增强集体经济“造血细胞”。一是突出“闯”。荒寨村突出党建引领,依托瑞农公司这个村级公司,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公司+农户”模式,与瑞农公司合作实施小马场食用菌种植项目和蓝莓产业项目,通过流转土地、租赁大棚、企业群众利益联结等,带动群众发展产业,闯出一条创新集体经济增收路子。二是突出“稳”。荒寨村一方面购买固定资产,以2020年中央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之机,购置瑞民家园和祥民家园商铺,每年固定收取租金,另一方面盘活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辖区企业的发展,闲置空地资源对外出租,获取租金。三是突出“新”。荒寨村与文山学院深度合作,邀请技术专家和骨干,研究香艳梨新品种,2024年开始在辖区小范围试种,定期对村民进行培训,定点开展示范户帮扶,提高农民素质。2023年,村集体经济实际收益38.5万元。

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支部副书记任副组长,村党支部书记、小组干部为成员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梳理、整治环境卫生问题,查漏补缺,限期整改。同时,明确责任片区,下设9个卫生网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全村各重点区域环境卫生责任明确。2024年以来,共开展环境卫生整治8次,集中整治共清理道路两侧垃圾、泥沙5公里,清理乱堆乱建15处,规范农村柴木堆放30余处,整治农户门前人居环境70户。二是建立红黑榜制度,公开通报曝光。每月开展一次红黑榜结果公示,加大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定期检查和督促整改制度,确保环境卫生红黑榜实施效果,公开曝光环境卫生问题,促进环境卫生改善。2024年以来,共开展红黑榜公示4期。三是党群同心联动,推动环境整治。村“两委”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率先启动庭院美化行动,建设村内公共区域绿化美化,动员农户建设小花园、小菜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提升村容村貌。2024年以来,共完成农村工作“六件套”相关工作入户2户,庭院硬化5户1580平方米,美丽庭院25户。四是建立约束机制,推行自我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纳入村规民约,激励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创新基层治理,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荒寨村委会“坚持群众事群众议”原则,积极筹备成立“村民自建委员会”,按照群众“需要什么,组建什么”的原则,统筹村级人才资源库,以人才专业类型进行分组,组建了综合治理服务组、就业创业服务组、建筑工程服务组、农业发展服务组等4个组38人的为民专业服务队。村民积极参与,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治理和活动场所修缮维护项目中缺乏技术、缺资金、有劳力无技术的问题,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

下一步,荒寨村将探索“村民自建委员会”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让更多的能工巧匠、乡贤参与家乡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拟稿人:刘超 审核人:田茂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