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师宗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绿美村庄建设典型案例
新村社区位于曲靖市师宗县漾月街道,主要经济来源为烤烟、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近年来,新村社区按照“四改三治”思路,边改边治,治改融合,推动绿美村庄建设。
新村社区坚持因地制宜开展“四改造”,实现新村旧貌换新颜。一是改路惠民生。2023年,新村社区投入190万元实施绿美公路项目建设,完成道路硬化6.5公里,道路两边绿植竹柳880棵、盆栽景观树86棵,道路面貌实现整体提升。二是改厕促健康。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714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0%以上,切实提高了村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三是改院靓村容。2024年,投入30万元补植补绿2000平方米,摆放花箱24个。引导村民群众自发在庭院及房前屋后闲置地见缝插绿,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四是改污净生态。2024年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实施新村污水治理项目,完成污水主管道安装8公里、入户管道安装2公里,实现新村小组429户群众生活污水纳管处理全覆盖。争取农村公益事业项目资金62万元,实施新村雨水管网建设,疏通改造排水沟4公里,新建沟渠2公里,实现村内雨污分流。
新村社区围绕改善村容面貌,集中力量开展以新村脏乱差顽瘴痼疾为重点的“三整治”。一是压实挂联领导包村、干部职工包网格、村“两委”成员包组、保洁员分区包段的环境卫生责任体系,建立门前五包、红黑榜定期评比等约束机制,全面清理村庄陈年垃圾、积存杂物等。二是坚持规划先行,优化村庄布局,有序整治拆除村庄内外废旧房屋及违章搭建、残垣断壁1000余平方米,全面清拆包装老旧房屋外立面4000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等100余处,村庄乱象得到改善。三是实施网格“微单元”治理模式,在三级网格的基础上,按居住区域将20户左右群众划分为一个微单元,将社区原有的18个网格细化为54个微单元,通过组织群众召开微单元会议,由群众商定各自单元约定事项,每月群众轮流担任单元长,负责督促落实约定事项,充分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用。
下一步,新村社区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持续推进绿美新村建设,让村庄环境更加宜居舒适,让群众生活更加富足幸福。(拟稿人:任涵 审核人:姚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