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饲草料基本情况
(一)云南省饲草料供应情况
按照农业农村部门和林草部门发布的数据计算,云南省2023年度饲草总产量(干重)为2434.78万吨。其中,天然草原2023年全省鲜草总产量为1146.75万吨,干草总产量364.56万吨;人工饲草干草产量724.03万吨,饲用秸秆(玉米秸秆、稻秸、麦秸等)797.89万吨,其他可饲用农副资源(豆渣、酒糟等)323.3万吨,林下灌木草地225万吨。具体情况如下。一是天然草地产草量稳定。据省林草局2023年草原动态监测报告显示,云南省2023年草地面积1967.17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3.42%。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80.35%,指标精度98.56%。2023年全省鲜草总产量为1146.75万吨,干草总产量364.56万吨。二是人工种草面积及产量均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草业子平台数据显示,云南省2023年人工种草面积为843.15万亩,同比减少69.75万亩,减少7.64%。其中一年生饲草面积481.2万亩,同比增加12万亩,增加2.56%;多年生饲草面积361.95万亩,同比减少81.75万亩,减少18.43%。云南省人工饲草料总产量724.03万吨,同比减少4.65万吨,减少7.64%,其中一年生饲草422.8万吨,同比增加13.86万吨,增加3.39%;多年生饲草301.23万吨,同比减少57.25万吨,减少15.97%;饲草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气候影响,2023年云南省全省平均气温为18.1℃,较常年偏高1.1℃,为1961年以来最高。全省平均降水量887.2毫米,较常年偏少178毫米(偏少16.7%),为1961年以来第3少,已连续5年偏少。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2025.7小时,较常年偏少19.5小时(偏少1%),接近常年。雨季前(1月1日—6月7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降水为同期最少,高温少雨造成我省出现1961年以来同期平均强度最强、干旱日数最多、范围最广的气象干旱。总体而言,省内饲用大麦、狼尾草属饲草、饲用燕麦、多花黑麦草等饲草在生长前期遭遇旱情,饲草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全省主要人工饲草长势较上年略差。三是农副资源饲用量下降。饲用秸秆(玉米秸秆、稻秸、麦秸等)797.89万吨,同比减少46.56万吨,减少5.51%;其他饲用农副资源(豆渣、酒糟等)323.3万吨,同比减少4.87万吨,减少1.48%。四是秸秆饲用利用率提高。秸秆产量为1495.53万吨,饲用秸秆为797.89万吨,秸秆饲用利用率为53.35%,饲料利用率提高1.33%。林下放牧是散户养殖的重要方式。因国土三调将原林间草地、疏林草地、灌木草地等均统计为林地,但我省农户散养牛羊绝大部分在疏林草地、林间草地中放牧,因此,结合80年代第一次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全省约有1806.45万亩林隙草地,可提供约720万吨鲜草,折算干草产量225万吨。
(二)云南省饲草需求概况
据2023年末统计,云南省奶牛存栏22.03万头,肉牛存栏897.39万头,肉羊存栏1406.51万只,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犊牛和成年牛的比例约为1:14,按《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635-2015)测算,全省主要草食畜存栏量为5545.87万个羊单位,按一个标准羊单位一年需饲草料657千克(干重)计,全省主要草食畜共需3643.64万吨饲草料(干重)。
(三)云南省饲草料供需情况分析
2023年,饲草产量为2434.78万吨,全省饲草理论需求量为3643.64万吨,理论上饲草料缺口约1208.86万吨,不包含外部调运饲草。我省今年奶牛、肉牛、肉羊存栏量同比增加13.73%、7.46%、2.52%,但人工种草面积下降69.75万亩,下降7.64%,进一步加大饲草供应压力。说明饲草供需不平衡,饲草缺口较大,需要多方面提高饲草供给力度,特别是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加大饲草科技投入,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二、饲草价格分析
从调查来看,青贮饲用玉米到场价格400-500元/吨,裹包青贮玉米到场价格600-800元/吨,小麦、稻草等秸秆到场价格1000-1500元/吨,巨菌草等狼尾草属饲草鲜草到场价格200—300元、裹包到场价格500-600元/吨,苜蓿干草到场价格2000-3000元/吨,饲用燕麦干草到场价格2000-3000元/吨,价格比上年低,主要原因是肉牛、肉羊特别是肉牛价格比上年同期低。(拟稿人:杨琪梁 赵一豪 审核人: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