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加强党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拓宽发展路径、激活发展要素、完善运行机制,实现了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
宾川县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全县产业发展优势结合,按照坝区葡萄园、坡地柑橘园、山区核桃园、江边咖啡园的产业布局,做足葡萄和柑橘“两果”文章。立足各村实际,逐村开展集体资产、资源摸底排查,紧盯旅游、光伏发电等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探索开展镇村共建、村社共建、村企共建,推动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区域集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振兴衔接、沪滇协作等,建设农贸市场、冷链仓储、农副产品加工车间等设施,以资产租赁、入股经营的形式,强化资源整合、盘活现有资产,助力集体经济项目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已争取各类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合计62个,构建了多元化的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宾川县鼓励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探索建立菜甸村“党支部+合作农场+托管”促“三变”、必军合作社“五统一+二次返利”等党建联农带农促增收新样本,把基层党建凝聚力转化为产业发展推动力。创新建立坝区乡镇帮扶山区村委会的镇村结对帮扶机制,7个坝区乡镇结对帮扶7个山区村委会,助力山区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集体经济创收奖惩机制,制定《宾川县村集体经济创收增收奖惩实施意见(试行)》,把巩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相挂钩,进一步激励村组干部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主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2023年以来,全县9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合计1899万元,平均达20.64万元,其中8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占全县村(社区)的90%。(记者:秦蒙琳 通讯员: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