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寻找“好吃番茄”的种业密码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6-06 09:14:43 【字体:
【字体:

高标准制繁种大棚

育种实验室

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云南金诚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0亩高价值种子繁育基地大棚内,一排排无土栽培的番茄长势喜人。“火神2号”番茄果实累累,与市面上常见的小番茄相比,这个品种果形稍大、圆润饱满、颜色红亮、口感香甜。

繁育基地内,一批像“火神2号”这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新品种,正源源不断由金诚公司的团队培育而出,一次次升级换代。

“你看,工作人员正在给番茄花蕊去雄。这是保证种子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番茄授粉之前要提前一天为花蕊去雄。”公司负责人武成勇介绍,每年7月至9月、10月至次年2月是制繁种基地最忙碌的时候,生长管理、鉴定实验、人工授粉、种子遴选,工作量非常大。

“国产番茄种子每年需求约为16万公斤,番茄种子产值约50亿元,中低端的菜用番茄品类国产替代已经达到80%以上,但是高端的水果型、功能型番茄品种90%还是依赖进口。”武成勇说。云南金诚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起步于2003年,刚开始只是代理销售番茄种子,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中,武成勇发现国内种植的番茄品种大多来自美国、以色列等地,种子供应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价格昂贵,还经常缺货断货。2012年,武成勇决定带领团队培育属于自己的种子,专注寻找“好吃番茄”的种业密码。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金诚种子公司已经打通了高价值番茄种子“育繁推”的产业链,金诚公司的高价值种子繁育基地每年可生产高档番茄种子50万袋,可筛选番茄育种材料2000份以上。在县城周边,公司还拥有两个现代化育苗工厂,建有制繁种大棚160亩,每年生产番茄种苗1亿株,可以种植5万亩。得益于元谋的气候优势,这两个基地能够保障公司全年不间断地进行品种筛选鉴定和制繁种。

“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种源已经成为创新底座。为了加快商业化育种的步伐,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武成勇介绍,2021年,公司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番茄分子育种实验室”,与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平台公司共同开发生物育种项目,投资800多万元建成番茄种子研究院,拥有包括两名硕士研究生在内的8名专职研发人员。从2022年开始,公司把无土栽培技术运用到制繁种生产中,保证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稳定。并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把现代生物技术运用到传统育种中,通过分子标记育种,实现了种质资源抗性鉴定、基因分析,加快了种质资源创制的速度和商业化育种的步伐。

通过自主研发和科技联合攻关,公司取得了番茄育种成果的重大突破,截至2024年3月底,金诚公司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番茄新品种26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登记1个,实现了成为“中国西南番茄种子行业引领者”的阶段性目标。

如今,金诚公司已经形成“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五位一体的番茄推广和服务体系,累计在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浙江、山东等地建设全国示范站9个,推广新优品种20万亩,助农户增收3亿多元。

近日,金诚公司被列入云南省级种业阵型企业,作为重点对象获得相关政策支持。(记者:段毅 通讯员:敖金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