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自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各级驻村干部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满载群众的期盼,深扎基层一线,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展现驻村干部风采,“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2月27日起推出“驻村日记”专栏,记录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工作中的精彩瞬间。
驻村档案
姓名:刘菁戈
单位: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驻村地点: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下坝村
从“拔剑四顾心茫然”的业务“菜鸟”到“无他,但手熟尔”的录表“达人”,从“枘凿苦不投”的“外来务工人员”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拟”本地人……思绪拉回2022年4月,我的驻村工作从“零”开始。
从“零”开始过“语言关”
做好基层工作,沟通是重要途径。我从模仿开始学习方言,把日常的对话当作习题去训练。
能听懂群众的表达是第一步,无障碍的沟通才是最终目标。越是听不懂、说不通,越要多听多说。经过不懈努力,如今,我已经能够独立和村民交流,虽然也经常被别人打趣说的是“塑料方言”,但总算是攻下了这道“语言关”。
入户帮助村民安装反诈App
从“零”开始过业务“关”
党建、综治、民政、产业、动态监测、耕地流出……驻村工作涵盖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所有政策方针宣传落实的基础。
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我们不仅要做好工作队“本职”,更要成为村“两委”的协助者。我们不断学习,掌握各种村级工作所涉及软件平台的运作方法,共同完成表格填报汇总、台账资料整理等内业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不仅“笔杆子”勤,“脚丫子”也不懒。村级的外业工作繁重,我们积极参与,和村干部一起完成入户遍访,按需召开小组会、户长会、现场会,毫不松懈地针对产业发展、项目落地、防火防汛等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做到知行合一,拿下驻村工作“业务关”。
村庄清洁日清理沟渠
从“零”开始过“民俗关”
就衣可防寒,食足温饱,屋避风雨,往来无拘,是村民们朴素真挚的生活。乡村的生活总是忙碌而又充实,要真正融入乡村,在生活习惯上不能格格不入。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仅需三餐。”山茅野菜、春花朝菌,城里人眼中的珍奇食材是村民和我们的餐桌常客……我们打心底里共情群众,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驻村工作的开展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过了“民俗关”。
耕地流出整改种植玉米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接下来,我将认真总结沉淀基层工作的宝贵经验,运用好知识本领继续散发光热、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