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自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各级驻村干部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满载群众的期盼,深扎基层一线,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展现驻村干部风采,“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2023年2月27日起推出“驻村日记”专栏,记录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工作中的精彩瞬间。
驻村档案
姓名:蔡盛东
单位:丽江市应急管理局
驻村地点:丽江市宁蒗县新营盘乡新营盘村
2023年2月,根据组织的安排,我来到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新营盘乡新营盘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并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
新营盘村处于小凉山之中,村内有彝、汉、普米、纳西等多个少数民族杂居。初到新营盘村,我既不熟悉政策,也不熟悉村情民情,甚至在和当地群众交流时都有较大的语言障碍。
为了克服本领恐慌和能力恐慌,我一方面积极开展自学,向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其他队员请教,尽快熟悉政策方针、工作职责和村情民情。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参与村里的各项工作,走访农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研判返贫致贫风险、现场调查耕地流出和撂荒情况、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动员群众发展豌豆育种产业……几个月时间里,我走遍了新营盘村的每个角落,对政策、村情、户情“一口清”。我从一名怯生生的学生变成了能积极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贴心人,完成了身份角色的转变。
参与耕地流出整改工作
用产业振兴,托起乡村振兴的未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对于群众增收致富意义重大。早在2017年,新营盘村就已经开始发展木梨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共种植木梨约54000株(共计2000亩),覆盖农户451户2022人(其中,脱贫户及三类监测户112户504人)。如何做好木梨初果的销售、形成良好产品口碑、打开销路,是新营盘村面临的新课题。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商议研究,在征得大多数木梨种植户的同意以后,决定定制统一标识的快递和线下包装,以“高原天成,营盘木梨”为营销主题,探索村级统一组织销售模式。同时,在丽江市范围内积极联系电商企业,邀请到村参观、开展初期合作,确保木梨产品适销对路。2023年,新营盘村产出的三万斤木梨初果很快售罄。
新营盘村发展的木梨产业已结初果
为了更好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计划发展豌豆育种产业。对于村民担心的豌豆种植是否跟本地的气候相匹配、种出来后能否卖得出去、收益好不好等问题,我们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员本村党员带头种植,再由党员发动群众参与。随后,积极向乡政府争取奖补资金、向派出单位协调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并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统计村民种植需求、发放豌豆种子。目前,新营盘村已有320户参与第一批豌豆种植,种植面积约1083亩。
分发豌豆良种
用监测帮扶,守住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监测帮扶是驻村工作队服务当地群众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驻村以来,我们和村干部一道走村入户,与群众在家长里短间了解他们生产生活情况和近期面临的困难,将面临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并提供帮扶措施。在一次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位村民因患病残疾,无法干重活,家中还有两个年事已高的老人和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又遭遇了婚姻变故,家庭因缺乏劳动力而陷入困境。于是,我们决定将这户村民纳入监测户并帮忙申请低保、公益性岗位和庭院经济奖补项目。当这户人家一直拉着我们的手不停道谢时,我深刻体会到了驻村帮扶工作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做好驻村工作、为村民谋幸福、为村庄谋振兴的使命感和决心。
走访村民了解生产生活状况
我有幸来到新营盘村,在这里开展为期两年的基层锻炼。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履行好驻村工作队的各项职责,进一步深入农村、把脉农业、遍访农户,用双脚丈量土地,用真心服务群众,将青春写在小凉山这片土地上,在驻村帮扶的接力赛中跑好自己的一棒,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