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5-02-14 11:22:40 【字体:
【字体:

2月13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玉兰厅召开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农科院介绍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杰出席发布会发布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杰: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一直以来对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心帮助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2024年7月29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把云南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

省农业农村厅作为中药材产业工作专班的牵头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牵头制定《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会同省财政厅等制定《云南省财政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二是抓住重点环节。制定《云南省道地药材名录(2024版)》,公布156个道地药材品种。大力开展中药材GAP基地评价,云南已成为全国新版中药材GAP中药品种数最多的省份。三是补齐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云南白药集团等龙头企业,组建100亿元云南白药集团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健全完善种植基地、市场营销、初精加工等体系。特别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框架设计、行动指南,分3个部分明确了发展目标、十大重点任务、23项主要建设内容、4条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发展目标。通过三年发展,力争到2027年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到2027年,全省中药材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中药材种植规模达10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15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二是基本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品质最优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国际化发展示范区;三是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集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聚焦中药材产业从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面临的突出短板和关键弱项,实施十大重点任务:一是中药材良种育繁推体系建设工程。二是高品质中药材供应基地建设工程。三是中药材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工程。四是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推广工程。五是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工程。六是中药材康养旅居融合发展工程。七是中药材品牌培育提升工程。八是中药材科技创新工程。九是中药材国际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十是中药材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省级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工作专班,细化分解落实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健全会商协调、定期调度、联合督导等工作机制。二是加大专项支持,完善制定财政、基金、金融、保险、招商、用地等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三是完善联农带农,积极引导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户各展所长、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促进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讲好云南“好山好水好药材”故事。

省农业农村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协同配合,深入践行“三法三化”,深入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要求,全力推进《行动方案》落细落实、取得实效,让中医药这一瑰宝不断焕发新光彩,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云南贡献。

谢谢大家!

春城晚报记者:

《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事关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总体工作部署,请问制定出台的背景和思路是什么?谢谢。

张杰:

谢谢记者的提问。

一是关于制定出台的背景。大家都知道,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2023年全省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到了1030万亩,居全国第一。云南省中药材品种最多,现有中草药6559种、占全国的51%;全国300种常规种植品种,云南占一半以上,全国50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70%以上使用云南原料;全国40种大宗药材,云南占1/4;已认定44个中药材“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和60个“云药之乡”,居全国前列。云南中药材质量最好,云南省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多样性造就了全品类中药材都能在云南种植,而且品质好。云南中药材单产最高,云南一些中药材在同等条件下,亩均单产量是其他地区的几倍。云南已成为全国中药材种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道地药材主产区。但目前云南中药材产值差,2023年全省中药材综合产值仅1650亿元;加工差,全省中药材加工企业仅占全国的4%;种子种苗带动能力差,良种育繁推体系不完善;交易市场差,市场建设小、散、弱同时并存。云南“绝无仅有”的中药材特色优势资源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抢抓当前云南中药材市场价格、基地规模、市场份额、品牌效益等呈现“增”的趋势,审时度势,顺势而谋,明确提出要把云南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现代产业的目标,充分挖掘发挥释放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巨大空间、巨大效益。中药材产业涉及产业门类多、经营主体多、分管部门多,产业链条长、生产环节复杂,亟需从顶层研究制定一个能统筹协调资源、全产业链打造、明确目标任务、细分职责分工、健全协同机制的制度性文件,即《行动方案》,作为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这就是《行动方案》制定出台的背景。

二是制定出台的思路。《行动方案》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大力发展“三大经济”决策部署,总体指导思想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绿色化、规模化、品种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为要求,以培育壮大大企业、大品种、大基地、大市场为抓手,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底线,打造集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同时,坚持5条工作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引领、服务等作用,充分激发企业主体的活力、动力和创造力,打造“航母式”企业群,推动集群化发展。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对中药材种植区域、品牌打造、交易市场等统筹规划、整合融合、优化布局、突出优势,推动差异化发展。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加快林下、仿野生、绿色有机和GAP中药材种植推广,确保中药材品质质量,提升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能力,推动绿色化发展。四是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强化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和力量整合,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数字化发展。五是坚持开放合作、共建共享。构建重点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基地,推动国际化发展。并且,通过健全落实“五方协同”工作机制,即企业为主体、党政来服务、科技来助力、金融来加持、媒体来推广,支撑和保障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

 

详细内容: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