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数字赋能云南乡村振兴的提案》(第509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综合省卫生健康委、省商务厅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快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一是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紧紧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关键环节,以提升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等农民素质素养为重点,深入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农民素质素养提升等10个专项培训行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2024年,全省完成487个班次共计24864人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完成任务数的136.6%,评价率97.9%,满意度达99.9%。二是强化农村电商人才培训。2015年至2024年底,商务部门累计培训农村电商人员79万人次,带动全省县域就业25.4万人,新增网商36843户。推动淘宝教育和昭通市、西双版纳州等合作开展“一村一主播”人才培养计划,联合抖音电商开展线上“抖音乡村英才计划—云南电商达人”培训班。依托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等开设电商专业,培养电商人才,推进校地协作、校企合作,构建电商教产协同体系。以返乡大学生、务工人员、退伍军人、驻村干部、种植大户等为重点,加强电商技能实践培训,鼓励电商人才下沉到乡村开展电商创业示范,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电商创业就业带头人。
(二)加快助推农村数字产业发展。一是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紧紧围绕“1+10+3”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地理信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融合应用。“十四五”以来,省级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建设20个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2022年,新平县国家数字种植业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果园)获20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支持建设。随着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我省涌现出了昆明埃舍尔、云南唯恒基业、云链未来等一批本土化涉农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企业,打造了一批典型应用场景。禄丰锦海花卉智慧种植、勐海曼香云天水稻智慧种植等18个案例入选全国智慧农业典型案例,昆明国际花卉交易拍卖中心、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6个企业主体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云果产业大脑、花卉生产管理数字化云服务、农小峰数智云3个项目入选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介优秀项目。在典型应用场景的示范带动下,市场主体对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发展模式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种植(养殖)环境监测和智能控制、病虫害监测预警、精准施喂(药)等数字化、智慧化设施设备在农业产业各环节各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深化,有力助推了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省农村电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22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15.61亿元、增长16.01%,2023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10.2亿元、增长48.62%,2024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35.44亿元、增长20.52%。但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问题,如,全省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较小,电商主体小散弱情况突出,截至目前全省工商登记注册经营范围含互联网销售的经营主体约23万户,但限额以上电商企业不到500家,限额以上电商企业网络零售额仅占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的6.86%;农产品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电商产业链有待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较短等问题。为此,商务部门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联通生产消费、线上线下、城市乡村、国内国外的优势,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数商兴农、数商扩消、数商兴产、数商开放等行动,不断促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12月,全省累计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24个,乡镇级电商服务中心1234个,村级服务网点7729个。二是以活动为牵引,助力农产品上行。积极推进“数商兴农”行动,持续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有效衔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和省数字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数商扩消”行动,培育消费扩容升级新引擎,2024年,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云南美好生活·茶咖网络文化节”及南博会、餐博会专场直播等全省性电商主题活动13场。发放“彩云电商消费券”,其中抖音平台消费券核销杠杆比达10.91。邀请东方甄选等国内知名电商直播团队来滇开展直播专场,其中“百城百味”昆明直播专场和“食遍中国云南场”两场活动成交订单数量近43万单,GMV超1700万元,推动打造更多云南的“好品”“爆品”。围绕云茶、云咖、云果、云花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联合抖音集团开展电商产业带主题营销活动4场,据《2024抖音电商产业带发展报告》显示,云南产业带销售额和商家数量均进入全国前10位;在抖音搭建“云品乐购”专区,打造云品常态化营销阵地,专区销售额超60亿元,话题曝光量1.5亿次,有效助推云品热卖全国。实施“数商开放”行动,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占全省跨境电商出口额的比重达59.87%,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
(三)加快推进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一是扎实推进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2020年至2022年,三年共争取国家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资金6.4亿元,建水县、华宁县等7个县区被列入全国整县推进试点县,围绕水果、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兼顾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种植业品种,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主体建设通风贮藏设施、机械冷藏库、气调冷藏库、预冷设施和其他配套设施。2023年国家支持资金改由衔接资金解决后,启动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三年行动,指导各地将冷链项目统筹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截至目前,全省冷库总库容达780万立方米,初步形成以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区域性和综合性冷链物流市场为依托,以通海、晋宁、呈贡、嵩明、陆良等成熟冷库群和以宣威、泸西、祥云、砚山等新兴冷库群为代表,覆盖全省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集群,农产品上行能力有效提升。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邮政管理局等6部门于2023年8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委财办、省委农办、省邮政管理局等9部门于2023年12月联合印发《云南省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对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加快推进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推动全省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支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县级分拨中心、乡镇快递网点、村级快递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正在加快推进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一村一站”工程建设),共有县级邮件快件处理场所505个,乡镇邮政快递网点3791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9606个,其中,三个以上品牌共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7971个,覆盖率达64.87%。三是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2022年以来,省商务厅累计支持13个州(市)、52个县(市、区)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211个,支持昆明、大理等州(市)建设产地型冷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以健全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三点一线”为重点,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四)加快推动数字医疗发展。一是推进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按照《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云南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2025年拟实施《卫生健康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改造提升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云南省卫生健康数据共享交换枢纽,支撑各州市平台接入、医疗机构接入,支持卫生健康数据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交换,实现全省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全员人口数据、卫生资源信息等汇聚,逐步完善全员人口数据、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建设省级影像云平台,逐步实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医学影像等信息的互通共享。建设全省统一的卫生健康公共服务门户,为全省群众提供便捷可及的健康档案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全省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和便捷化水平。二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制定《云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指导各地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全省124个已开展医共体建设的县(市、区)中,105个实现远程心电“基层检查、上级诊断”;115个实现医学影像“基层检查、上级诊断”;76个建成县域信息平台。三是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2021年我省印发了《云南省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完成了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截至2024年年底,累计批准设置互联网医院70家,满足患者线上复诊、开药等需求。四是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推进人员、管理、服务、技术“四个下沉”,2024年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派驻1785名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22名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人员在基层建立专家工作站或到基层坐诊查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安排部署,积极会同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持续推动数字赋能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持续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一是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创新培养方式,推行“田间课堂”“师傅带徒”等实践教学模式。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打造“培训+实训+创业”一体化平台。开发线上培训课程,解决工学矛盾问题。探索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工程,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采取“技术+管理+市场”相结合的方式,除农业技术外,增加品牌营销、电商运营、财务管理等实用课程培训。二是加强电商人才培育。组织开展多层次、实用性新型电商技能培训,推动供求对接和资源共享。
(二)持续推动农村数字产业发展。一是持续推进省级数字农业项目建设,积极遴选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申报国家级数字农业建设项目。进一步围绕农业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总结、复制、推广典型模式与经验,充分发挥智慧农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培育壮大电商市场主体,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电商业务,拓展销售渠道。推动网络零售主体“转企升规”。大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构成新的“增量”。实施2025年电商市场主体载体培育扶持项目。三是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开展党建引领网络主播助农增收行动,持续举办“村播大赛”,培育选树一批村播带头人。培育一批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电商带头人,促进农村电商与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四是挖掘我省农产品品牌资源优势,精选打造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云品网货爆款,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商产业园。五是加强和阿里、京东、抖音等主要电商平台合作,争取各平台的战略布局和场景应用落地云南,推动云品企业与和各平台直播间长期化合作,设立一批云品大型直播基地,聚集全国网红主播开展云品直播专场活动。
(三)持续推进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一是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短板,加快构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有效衔接、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上行能力。二是加强资源统筹整合利用。加快推进村邮站、电商服务站点、快递站点等站点共建、服务共享改造,实现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引导现有快递企业、仓储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电商物流设施建设,发展“电商+产地仓+快递物流”仓储配送模式,形成“统一集货、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网销”的供应链条。提升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能力和乡镇、村级站点可持续经营能力。
(四)持续推进智慧医疗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卫生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好推动优质资源下沉,通过数字赋能让群众就近就便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5月8日
(联系人及电话:顾勇能,0871-6574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