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云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5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5-07-10 16:39:00 【字体:
【字体:

茶枝雄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弥渡县全力推广“双绑”模式给予扶持的建议》(第0150号)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等部门,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会商,就全力推广弥渡县“双绑”模式明确了工作方法。

大理州农业产业发展在全省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在大理州召开现场会,推进大理州高质量发展。省级各部门始终支持和指导大理州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特别是对弥渡县蔬菜产业发展高度关注。2022年、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连续派出工作指导组对弥渡县产业发展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将弥渡县蔬菜产业发展模式作为典型案例上报国家。渡栗园扶贫产业合作社“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业先行促振兴”案例入选第五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并全国推介。指导弥渡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2023年,弥渡县被列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创建为全国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试点县、省级玉米种业基地,县种子管理站农作物种子试验基地获评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春沐源创建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生产型示范单位。2024年,指导弥渡县围绕“数字化、有机化、科技化、设施化”发展目标,以蔬菜、小浆果、畜禽等为重点,加快推进种业、数字农业、有机农业等12个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建成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9000亩、数字化樱桃番茄无土栽培基地600亩,建成设施化有机蔬菜种植基地270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59亿元,增长1.3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78元、增速6.9%。全县种植蔬菜24.2万亩、总产量102万吨、产值24.2亿元。全县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8.4万亩、绿色有机产品基地1.6万亩、完成供港蔬菜基地备案1个,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2个、州级以上“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7个、粤港澳大湾区生产基地2个。弥渡蔬菜产业发展“双绑”模式被列入助农增收10种参考模式在云南全省推广。

省科技厅2021年安排200万元财政科技资金,支持省农科院组成“弥渡县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团”深入弥渡县开展技术服务。重点围绕全县蔬菜产业开展品种引选、绿色安全种植技术提升、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提升蔬菜品牌效应等。2022年安排200万元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弥渡县老土罐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弥渡县蔬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展蔬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以企业为龙头带领农户在当地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以来,针对高原特色经济作物无土栽培基质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2025年立项支持弥渡县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高碳农林废弃物无土栽培基质创制与应用”项目,以实现农林废弃物在弥渡蔬菜产业的高值化利用。同时,为总结上一轮农民增收三年行动成效,衔接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按照省委办公厅要求,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全省就2022年以来助农增收典型案例进行收集,弥渡县新街镇大荒地村案例被收录并将进行全省宣传推广。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等部门将持续关注弥渡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一是继续指导弥渡县强化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改造一批设施农业,发展高端设施农业,同时做好2026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申报工作。二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围绕弥渡蔬菜产业发展,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提升广大农户蔬菜种植的专业技能,以科技助力蔬农增收。三是现已发布的高原特色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已将蔬菜品种选育、设施农业和绿色高效种植等列为重点支持方向。将对弥渡县相关单位和企业按程序申报并经专家评审符合立项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四是将继续对接东部省区优质龙头企业,利用好东部企业产品深加工和产品包装等先进理念和技术,强化产业转移和企农合作,探索打造“三绑”发展模式。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7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陈城,0871-63116791)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