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云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320号代表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5-07-11 16:39:00 【字体:
【字体:

红河州人民政府:

根据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建议办理要求,现就《关于助推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群众增收的建议》(第0320号)涉及省农业农村厅的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省农业农村厅始终将红河州“三农”发展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重点区域,持续指导红河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红河州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种植1万亩,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67项次,建成畜禽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数量达3个,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57.1%,高标准农田占比达38.9%,良种覆盖率达96.03%。聚力推进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签约产业链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0余个,预计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4:1。实施乡村建设项目556个,建设13个绿美乡镇、18个省级绿美村庄、982个州(市)级绿美村庄、31962个美丽庭院,城乡融合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化率达50.4%。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农产品质量达标行动,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7%以上,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7.06%,有效期内绿色优质农产品共257家645个产品。大力发展农业主体,农业企业达14831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5.7%;合作社达4428个,州级以上示范社占6.1%;家庭农场达4932家。

针对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指导并支持红河州农业农村局一是发放耕地地力补贴1017.07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01.67万元,惠及群众22124人。投入资金4593.2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哈尼梯田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修缮沟渠119.33公里。二是探索推广机械化熟化基地建设推广,积极开展无人机播种、统防统治、施肥、吊运等生产环节试验推广,通过科技创新降本增效促进群众增收,亩均节约成本400元以上。三是实施“稻鱼鸭”绿色循环种养模式面积9.7万亩。其中遗产核心区5.6万亩“稻鱼鸭”绿色循环种养模式覆盖率达70%以上,面积达3.92万亩,亩均综合产值为8480元,实现综合产值3.32亿元。四是以订单农业、投资合作、土地流转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周边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产业增收。同时在哈尼梯田遗产区用“乡村旅游”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发展乡村客栈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带动就业增收。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一如既往关注并指导红河州和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工作。一是指导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围绕梯田红米、“稻鸭”“稻鳝”“稻鳅”“稻菜”等特色产业种养模式,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育种联合攻关及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加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推进适用小型农业机械设备推广应用。二是指导红河州农业农村局扶持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农产品初加工、仓储保鲜等项目,提升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明确联农带农和收益分配机制,突出联农带农成效,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村集体稳步增收。三是指导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做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工作,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7月11日

(联系人及电话:陈城,0871-63116791)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