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农作物寒潮雨雪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
来源: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2025-01-26 21:28:21 【字体:
【字体: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区农业农村工作部门,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事业单位:

据气象部门监测,受强冷空气和西南气流影响,预计2025年1月25日夜间至28日昆明将出现强降温寒潮雨雪天气,最高气温将下降14—16℃,局地18—20℃,最低气温低于0℃,昆明市有小到中雪局部大雪。为做好主要农作物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提前谋划部署。此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正值小春粮油作物生长冬春季交替的重要生育阶段,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提前安排部署,细化明确防范措施和各级工作责任,全力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二、强化监测预警,落实防范措施。要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向农户发布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提醒农户提前做好防范准备。要加强灾害应对防范技术指导,组织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分作物、分区域落实防寒抗冻技术措施,做好蔬菜、油菜、马铃薯、花卉、果树等越冬农作物的防寒防冻工作。

三、强化灾情调度,做好应急值守。要加强应急值守,密切关注灾害发生情况。灾情发生后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做好调度、核查、处置工作,并通过农情信息系统等有关信息平台及时上报灾情,各级技术指导组、农技人员要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协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要及时协助保险公司开展灾后勘查定损理赔,最大限度减少农民因灾损失。

 

附件:农作物应对寒潮雨雪天气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1月24日

农作物应对寒潮雨雪天气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做好主要农作物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保障全市农业生产安全稳定,特制定本意见。

一、粮油作物

1.蚕豆冻害预防及补救措施

(1)寒流来临前有条件的地方灌透水保温或低温过后灌透水,速灌速排,加快冻后复苏,同时清沟排水,防止积水结冰,确保田间无积水。

(2)花荚期蚕豆受冻后,及时增施氮、磷、钾肥。受冻后适当追施一些速效氮、磷、钾肥,以增强蚕豆对冻伤的修复。一般每亩追施尿素3—5kg,长势较差的田块可适当增加用量,使其尽快恢复生长。在追施氮肥的基础上,适量补施氯化钾3—4kg,有条件时可同时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0.1%硼酸,以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

(3)加强病虫害防治。气温回升后,空气湿度大,要注意叶斑病(赤斑、褐斑、轮纹斑)的防治。可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喷雾或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1:1000倍液喷雾或65%代森锰锌等均有一定效果。

2.油菜冻害预防及补救措施

(1)增施有机肥但没有施蜡肥的油菜,可以施一层薄土肥,如人畜粪或米糠秸秆,以保暖,增强植物抗寒能力,防止冻害。

(2)行间覆盖稻草、谷壳或其他农作物秸秆保温,可以减少寒风的直接袭击。寒潮来临前,一层谷壳灰、草木灰等。可以撒在油菜的叶子上,防止叶子被冻坏。

(3)在冰冻或严寒来临之前,及时灌溉油菜田,可以避免地温明显下降,减轻冻害程度,对防止干冻有较好的效果。同时,灌溉后根系与土壤结合紧密,有利于油菜吸收水分和养分。冰冻后,应及时清理沟渠并排水,以免因积水而伤根。

(4)如果油菜出现早抽薹早开花的现象,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削弱植物的抗寒能力。及时摘心是减少冻害程度的必要措施。采摘在晴天中午进行。采摘后及时追施适量氮肥,促进油菜生长,防止冻害。

(5)受冻后的补救措施

A:清理三沟之后必须及时疏通“三沟”,排出田间积水,改善土壤通透性,帮助地温上升,减轻冻害和渍害对油菜的双重影响。

B:摘除冻薹和冻叶

在冻害后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从芽苗菜茎段的死与活分界线以下2厘米处用刀将冻坏的芽苗菜切断,并及时去除黄叶。

C:追施肥

芽苗和叶片采摘后,每亩酌情追施尿素5—7公斤,用水50公斤与硼砂150—2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混合,然后在晴天均匀喷洒,促进尽快生长。

D:及时防治病害

油菜受冻后植株受损,需要及时喷洒一些化学药剂,如菌克净、咪鲜胺等,防治相关病害。

3.麦类防灾减灾措施

(1)麦类寒潮前的预防措施

A:清沟理墒:清理麦田的沟渠,确保排水通畅,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积水结冰,提高地温,避免雨雪融化后积水导致渍害。

B:叶面喷肥:降温来临前1—3天,混合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以提高植株的耐寒性,缓解低温伤害。

C:提前灌水:在寒潮来临前,对缺墒麦田进行灌水,增加土壤热容量,调节田间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降幅,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D:烟熏: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麦类地块上风处用秸秆杂草放烟,防止冷空气下降。

(2)寒潮后的补救措施

A:对受冻较轻的麦田,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生长调节剂促进恢复。

B:追肥促壮:根据受冻程度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例如,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30—50%的亩追施7—10公斤。

C:病虫害防控:寒潮过后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工作,建议及时做好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的监测防控工作。

二、蔬菜

1.设施蔬菜防寒措施

(1)温室覆盖与加固

A:利用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覆盖蔬菜作物,提供温暖的生长环境。

B:密闭棚门、压好裙膜、拉紧压膜带,确保大棚结构稳固,防止风雪侵袭。

C:在极端天气来临前,提前覆盖保温被,并检查大棚膜面,确保无破口裂缝。

(2)增加保温措施

A:在大棚内增设保温幕、反光膜等,提高棚内温度。

B:利用人工辅助加温措施,如加热风机、空气加热线等,确保设施内温度适宜。

(3)合理通风与补光

A:在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后,适时揭开覆盖物,抢阴天或晴天进行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B:清洁大棚膜面,保持膜面干净干燥,提高透光率。

C:增设补光灯,为蔬菜提供充足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

(4)调整施肥与灌溉策略

A:适度增加氮肥施用量,提高蔬菜的抗寒性。

B:合理施用磷、钾等元素,增强蔬菜的抵抗力。

C:采用微喷灌溉,提高空气湿度,减轻冻害。

(5)及时采收与处理

A:在寒潮来临前或霜冻结束后,及时采收成熟的蔬菜。

B: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处理冻害部位,修剪干枯叶片。

2.露地蔬菜防寒措施

(1)清沟排渍与减湿防病

A:做好围沟、厢沟和畦沟的疏通工作,及时排除积水。

B:降低蔬菜田地地下水位及土壤和根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2)中耕培土与防寒覆盖

A:在寒潮来袭前进行中耕培土,护根防寒。

B:采取无纺布覆盖等防寒措施,提高蔬菜抗低温能力。

(3)叶面喷施营养素

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微量元素等,提高蔬菜的抗寒性。

3.人参果育苗防寒防冻措施

(1)覆盖保温,覆盖薄膜及棉被。在育苗床上方搭建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或棉被。这样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傍晚时密封薄膜,白天适当通风透气,以调节棚内温湿度。

(2)控制水分,合理浇水。在低温来临前,适当控制苗床湿度,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避免因土壤过湿导致地温降低,影响幼苗根系生长。

(3)临时加温。在极端低温天气,可在育苗棚内使用炭火盆或加温设备等进行临时加温,但要注意安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

(4)加强设施维护。检查育苗棚的结构是否牢固,修补薄膜的破损处,防止冷空气进入。

(5)喷施钾肥与防冻液。采用苗木专用防冻液来防冻,有利于保护苗木,平时适当对苗木进行耐寒性锻炼,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另外,冬季晴天时,适当增强对苗木的光照强度,或隔10天左右喷施1次1000倍磷酸二氢钾或高含量磷钾肥,连续2—3次,增强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提高对冬季寒潮的抗寒能力。

4.设施育苗冻害和病害防范

(1)棚内增温补光

A:在苗床上覆盖薄膜、草帘或无纺布,实行早揭晚盖。

B:清洁大棚膜面,保持膜面干净干燥。

C:增设补光灯和电热加温装置,提高棚内温度。

(2)棚外清沟排渍与降湿

A:开沟排出育苗棚周围积水,减少棚内湿度。

B:在畦面撒干谷壳或细干土降湿增温。

(3)苗期病害防治

A:合理设置苗床,加强苗期管理,提高幼苗的抗病性。

B:进行土壤消毒,预防病害发生。

C:发现病苗及时挖除,并用药剂进行防治。

5.寒潮过后蔬菜管理

(1)检修棚室与清沟沥水

及时替换和修补破损的棚膜;清沟沥水,防止田间积水过多造成根系坏死和诱发病害。

(2)逐渐适应温度与强光照

A:继续坚持低温管理,帮助作物逐渐适应温度升高和强光照。

B:科学通风,避免作物出现生理萎蔫甚至死棵。

(3)加强肥水管理

A:喷施氨基酸、腐殖酸等有助于提高作物抗寒性并加快恢复。

B:合理追施速效肥,促进受冻植株恢复生长。

(4)做好病害防控工作

A:低温高湿环境下主要防控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害。

B:选用适宜的药剂进行防治,确保蔬菜健康生长。

三、花卉作物

1.做好设施维修加固

寒潮来袭前,大棚等生产设施要进行检修加固,及时修复破损的棚架和覆膜,加固和修复大棚,防止因覆膜破损或被风吹开而发生冻害。霜雪过后及时清除棚顶积雪。

2.加强保温蓄热

对于设施花卉,可采用双层棚膜和无纺布,或在温室入口内外增设简易缓冲间或围挡,提高保温能力;在温室采光面覆盖保温被,内部增设防寒幕,夜间最低气温达到0℃以下时,应在白天室内温度降至15℃—17℃时及时盖好保温被,以防止热量散失;条件允许时,借助在棚内点火熏烟(煤火、炭火等),或者使用抗寒保温的花卉专用烟雾弹,防止棚内热量向外辐射,减少热量的散失;气温骤降时可使用电热风机、热风炉、灯泡、暖气、火炉等设备应急加温;增温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缺氧中毒事故。对于露地花卉,要清沟降渍,有条件的可采取覆盖保温等应急措施。

3.尽量增加光照

降温前应及时清理棚膜外雾滴和灰尘,保证棚膜透光性。尽量延长温室接受光照时间,增加棚室内光照强度。必要时安装补光灯进行人工补光,以防止花卉植株徒长、弱化。

4.科学肥水管理

注意控制温室内空气湿度,尽量少浇水追肥,减少花卉病虫害发生。降温前应适当控制氮肥施用,及时摘除植株老叶和病叶。重视设施内外场地清洁及消毒工作,做好病虫害监测,加强叶枯病、灰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防控工作,及时清理冻伤植株叶片,防止灰霉病等扩散蔓延。

5.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大棚内花卉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含氨基酸、海藻素等叶面肥,以提高花卉的抗性。还可以选用植物防冻液进行喷洒,以提高花卉的抗寒能力。

6.及时采收

针对百合、郁金香等球根花卉,应在极端天气来临前组织人员适时提早采收。

7.加强温室环境管控

科学通风换气,通风时间尽可能缩短,防止冷空气倒灌进入设施。对大多数花卉而言,设施内气温不能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低温过后气温回升,温室内湿度大易滋生病菌,晴天时应在中午前后进行放风排湿。

四、果树

1.落叶果树

(1)早熟品种花前灌水

花前7—10天全园灌水,可以降低果园地温、气温,防止地下根系部位结冰,推迟果树开花3天左右。

(2)树干涂白

将树干距离地面30厘米—1米以上的部位涂白。树干涂白能有效减少树干对热能的吸收,进而延迟萌发和开花3—5天。涂白不但能防冻,而且还能有效防治日灼、病虫危害。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水:石硫合剂原液:食盐=8:20:1:1。

2.挂果树防冻措施

主要针对柑橘类留树品种、蓝莓、草莓、红果参。

(1)适时采果。避免果实长时间留树消耗养分或遭遇冻害造成经济损失。

(2)树盘覆盖。在树盘表面覆盖秸秆、稻草、杂草、树叶、绿肥或塑料薄膜,以减少地面热辐射。

(3)灌水保温。有条件的果园在冻害来临前7—10天灌水,以灌透为宜。冻前灌水可以保持土壤温度,增加果园空气湿度,减少地面热辐射,提高根系抗寒力。

(4)烟熏防冻。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前果园熏烟,防止果实结冰,可用锯末、麦糠、杂草、谷壳、碎秸秆、落叶等做燃料,做成烟堆提升温度(不能有明火),烟堆置于果园上风口处,每每3—5个烟堆,在24:00左右点燃烟堆。

(5)露地双层覆盖防寒。适用于3年生及以上的蓝莓果园。该方法利用草帘、遮阳网和塑料薄膜进行双层覆盖,以提升蓝莓的抗寒性。方法:在顺行间以植株定植线为准,略高于植株的位置架设一道横梁,通常选用木竿或竹竿等材料,然后横梁上覆盖塑料薄膜,确保其两侧下垂接地以压住土壤。在塑料薄膜两侧接地部位压严土壤后,再在塑料薄膜上覆盖草帘或遮阳网,并确保覆盖严密,不露出塑料薄膜。最后,用拉线或卡线固定草帘,以防大风将其吹开气温回升后及时撤除。

(6)设施大棚防寒。棚内燃放烟堆(不能有明火),棚顶上覆盖草帘或遮阳网,并确保覆盖严密,用拉线或卡线固定草帘,以防大风将其吹开,气温回升后及时撤除。

(7)做好病害防治。在低温高湿环境中,草莓病害会加重,要注意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不良天气易造成草莓生长缓慢、果子畸形、下部叶片黄化脱落等。在未确诊前不能盲目施药,以免产生药害,要等到晴天确诊后再对症用药。禁止用喷雾法施药,尽量采用熏烟的方法施药,避免增加棚内湿度,加重病害。

五、中药材

1.覆盖防冻

(1)地面覆盖:使用稻草、秸秆、薄膜等材料覆盖中药材种植区域,减少冷风直接侵袭,降低冻害风险。

(2)树体覆盖:对于木本药材,如花椒、银杏等,可在树体北面、西面风口处搭建风障,或使用稻草帘、遮阳网等材料进行覆盖。

2.设施加固

(1)棚架加固:对中药材种植大棚、荫棚等设施进行加固,防止积雪压垮棚架。

(2)及时除雪:在降雪期间,及时清除棚顶积雪,减轻棚架负担,防止垮塌。

3.病虫害防控

(1)预防措施:雨雪天气后,及时清理田间积水和残枝落叶,减少病虫害滋生环境。

(2)药物防治:针对根腐病、霜霉病等易发病害,使用多菌灵、甲霜恶霉灵等药剂进行喷施,预防病害发生。

4.灾后恢复措施

(1)木本药材

除雪与土壤管理:大雪过后,及时清理树上和树盘下的积雪,浅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促发新根。

修剪与保护:对于受冻严重的树木,及时修剪枯死枝条,并对剪口进行保护处理,防止病菌侵染。

(2)多年生草本类中药材

清沟排渍:及时疏通田间沟渠,确保排水通畅,减少积水对根系的损害。

施肥管理:灾后及时追施复合肥或叶面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3)室内药材管护

除湿防潮:使用除湿机或生石灰等材料降低仓库湿度,防止药材受潮霉变。

合理堆放:药材堆放应保证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导致霉变。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