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为激励引导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就业创业、建功立业,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2024—2026年)》,围绕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有序引导大学生、外出青年、本土青年到乡村开展服务、就业创业,参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为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3月7日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公众号推出“青年创业兴乡”专题,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文山州青年创业兴乡人才马立鹏。
初心与起步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鹏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立鹏出生于1988年,因家族世代养牛,他从小便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马立鹏决定回到家乡,发挥自身特长开始养牛。
2011年,马立鹏抓住当地政府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机遇,申请了40余万元的扶持资金扩大养殖规模。2014年,在平远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马立鹏成立了鹏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理念,发动群众一起养牛。
鹏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 图源:“砚山青年”微信公众号
挑战与突破
合作社成立后,社员中有6名党员,并按程序申请成立了党支部。在党支部的统一带动下,大家进一步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社员由50户发展到103户。
近年来,受供给影响,部分养殖企业发展出现停滞或是准备转型。满身闯劲的马立鹏决定“逆水行舟”,在逆境中寻找突破口。一方面,他利用从小积累的相牛经验,带领社员到全国各地肉牛市场挑选购买不易生病、有饲养前途的架子牛,通过集中调理、统一防疫后,再由社员按需求认领养殖;另一方面,他指导社员就地取材,购买本地栽种的洋芋、红薯喂牛,降低养殖成本。通过控制养牛成本和饲料调整,每头牛出栏利润达600元以上。
成果与壮大
合作社始终坚持利益共享的原则,实行“交易额返利+服务+二次分配”的利益联结机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合作社社员近300人,股金从200万元增加到650万元,常年肉牛存栏从200头发展到500头。
2023年,合作社统一销售肉牛684头,实现销售收入1368万元、利润82万元,社员户均分红0.71万元。此外,合作社还带动周边村寨共561户农户养殖肉牛1783头,带动农户增收311万元。2021年,合作社获评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23年,获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入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