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为激励引导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就业创业、建功立业,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2024—2026年)》,围绕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有序引导大学生、外出青年、本土青年到乡村开展服务、就业创业,参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为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3月7日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公众号推出“青年创业兴乡”专题,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临沧市青年创业兴乡人才李江美。
李江美 图源:“今日临沧”微信公众号
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发展模式
来自临沧市凤庆县卡思村的彝族姑娘李江美生于1998年,高中毕业后,因身体原因未能上大学深造,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没有气馁,鼓足勇气踏上了创业之路。她一边积极接受治疗,一边学习养猪技术,向亲友和村民借钱筹集资金,建起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
创业之初,李江美挨家挨户走访,组织村民签订协议,注册成立了凤庆县卡思村江美原生态(老品种)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创新实施“借母生仔还母”模式,向农户发放492头母猪,约定母猪产仔后传递一头仔母猪给新农户,其余猪仔育肥后由合作社以高于市场水平的价格回收,推动“订单农业”在村内走深走实,滚动发展。历经6年奋斗,猪场成功出栏3000头猪,发放给农户的492头母猪成功出栏7200头猪,总产值达1296万元,帮助社员每户年均增收2.6万元。
2017年,合作社投资17万元承包了卡思村生态凤鸡养殖基地,再次推广“借母生仔还母”模式,并以高于市场水平的价格收购生态鸡,统一销往多家单位食堂达4万多羽。2019年,合作社投资20多万元种植黄芪、当归、茱萸等130多亩,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2021年,合作社投资95万元建成占地950立方米的冷链设施。目前,“借母生仔还母”模式已形成千万元产业扎根当地,成为凤庆县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实践样本。
李江美与合作社社员一起薅锄中草药 图源:凤庆县委宣传部
坚持自主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近年来,李江美系统提升自身素质,先后完成了重庆大学远程学历教育学习并取得专科、本科毕业证书,还到临沧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等部门跟班学习。她深知要带领家乡群众全面发展,除掌握养殖技术外,还应在经营理念上不断提升,才能拓宽致富渠道。为此,她下定决心,将家乡一批有志青年凝聚起来从事工程建设,把在重庆大学学到的工程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再创佳绩。
2017年6月,李江美成立了临沧怡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她带领上千名工人参与脱贫攻坚期间1000余户农村危房改造,修建农村道路46公里,参与河道治理20多公里,年均支付农民工工资达4000多万元,让千名工人每人年均增加收入6至8万元。
电商赋能农业,带动大学生返乡筑梦
如何带动返乡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这是李江美在创业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她投入1000万元资金建设了12个农产品电商平台,组织百名大学生将当地茶叶、坚果、咖啡等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推动农产品“下山、出村、进城”,仅2023年平台销售收入就超过亿元,实现纯收入2500多万元。
如今,公司电商已辐射临翔区、凤庆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等地,并与4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供货协议,形成“电商+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因在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李江美创办的合作社和公司分别获得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被认定为“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田间学校”。李江美本人也荣获国家“百优保供先锋”、临沧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