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后遗症综合治理建议
一、割面条溃疡病后遗症发生情况
割面条溃疡病后遗症,发病特征为:在上一年感染割面条溃疡病的部位,割面出现较大的褐色溃疡病斑。发病原因为:上一年雨季割面条溃疡病发生较严重,防治不彻底或未防治,在适宜病原菌生长的条件下,遗留在橡胶树割面的条溃疡病原菌快速生长,不断向橡胶树皮四周扩增,形成大面积褐色溃疡、爆胶,导致后遗症的发生。割面条溃疡病后遗症影响橡胶树的生长发育,破坏割面,无法进行割胶工作,造成较重的产量损失。
2024年雨季,我省天然橡胶产区降雨量充足,林地湿度大幅增加,西双版纳州、普洱市等主要植胶区大面积发生橡胶树季风性落叶病,同时引发割面条溃疡病。省天然橡胶产业专家组组织相关病害专家并邀请农业农村部热作病虫害监测防治专家深入实地查看病害发生情况,结合历年防治经验和试验成果,研究提出了针对橡胶树季风性落叶病及割面条溃疡病的应急防控建议。由于2025年4月,西双版纳、普洱片区降水较常年偏多,气温较常年偏低,部分植胶区湿度较大,且部分胶农在上一年对于割面条溃疡病防治不到位或药剂选用不当,导致病害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在次年橡胶树割面大面积感染、出现褐色溃疡病斑。目前,割面条溃疡病后遗症主要发生在西双版纳、普洱片区的部分管理不当、湿度较大的胶园。德宏临沧片区、红河片区由于4月降水偏少,上一年季风性落叶病和割面条溃疡病发生较轻,目前暂未发现割面条溃疡病后遗症发生。
二、防治措施
(一)橡胶树感病部位处理
在涂控无效时,应立即作刮除治疗处理。选晴天,用快刀将病部刮除干净,刮至好皮为止,边缘斜修平顺,伤口用1%~2%乙磷铝、甲酸灵或治疡灵等杀菌处理。暴露面大的应用沥青柴油(1:1)混合剂涂封,以防虫蛀。
图1 感病部位刮皮处理(左图),树皮坏死、病害深至木质部(右图)(蔡志英供图)
(二)增施肥料提高橡胶树抗病力、促进橡胶树恢复
增施高钾复合肥(如氮磷钾比例为15:5:20),可增强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抗病性,并加速橡胶树生长、促进树皮恢复,同时需结合有机肥改良土壤。
(三)科学割胶,严格执行“一浅四不割”
重度受害林段建议停割、养树,轻病林段严格执行“一浅四不割”。一浅即病害流行期适当浅割,割完砂皮为限,割线平顺稍向外倾,少吃割面,不伤树。四不割为:上午9点气温低于15℃当天不割;割面不干不割;病害流行期,胶树30厘米以下低割线不割(在流行期前转高割线割);有宽1厘米以上扩展型病斑在未处理好,稳定前不割。
(四)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在管、养措施的基础上,安装防雨帽,加强林地抚管,修剪下垂枝,砍除林缘、林内高草、灌木,保持胶林通风透光良好,排除积水,降低林间湿度。
(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到了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西双版纳、红河、德宏综合试验站以及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支持)
(拟稿人:孔祥东 施玉萍 审核人:蔡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