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管理处原副处长、教授王之盛,以及常见病研究与诊疗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左之才,受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俊雅的委托,率领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成员共计49人,前往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开展了全国知名肉牛科学家千村万户科普行培训活动。

此次筠连县培训活动分为筠连镇、沐爱镇、镇舟镇、大雪山镇四个组,每组根据各乡镇肉牛产业的不同特点,精心挑选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成员。上午进行集中培训,下午深入农户进行现场指导,为以筠连黄牛为主的筠连县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站长、云南省肉牛产业组成员、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继才参与了沐爱镇的培训及入户指导工作。在培训会上,张继才向养殖户详细介绍了昆明综合试验站为有效减少肉牛养殖场疫病发生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以供各养殖场参考借鉴。

在四个乡(镇),到场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成员,通过集中培训和入户指导,深入了解并考察了筠连县所创立的“川繁山育·藏牛于户”南方山区肉牛发展模式在当地的传承与应用情况。他们与当地乡(镇)分管领导、村“两委”干部及家庭农场主进行了深入交流,指出在当前全国肉牛价格总体偏低的背景下,筠连县模式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建议筠连县继续推广该模式,同时注重本地牛种(筠连黄牛、筠连县“川南山地牛”)的差异化发展,避免单纯依赖“西杂牛”,以凸显其特色。

筠连本地黄牛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已引起筠连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王之盛向筠连县委推荐了三位专家:昆明综合试验站站长、研究员张继才,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站长及河北天和肉牛种业有限公司的高级畜牧师赵增元,宝鸡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和陕西省农牧良种场的畜牧师贾社强,期望从多角度为筠连县“川南山地牛”核心保种场的建设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三位专家就如何加快推进“川南山地牛”核心保种场的建设,与畜牧主管领导及养殖场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提出了专业指导与建议。

此次活动,直接受众达181人,入户指导企业文化建设涉及11个单位(包括7个家庭农场、2个集体养牛场、1个筠连黄牛保种场及1个牛肉加工厂),切实为农户肉牛养殖的提质、降本、增效提供了实用的技术参考。(拟稿人/摄像:张继才 审核人:王安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