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区
临近中午,阳光拨开怒江大峡谷的冬日晨雾,照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幸福社区爱心食堂飘出的水蒸气上。“00后”居民王进福熟练地摆好蒸煮米饭的大蒸笼,一边将牛肉切块,一边聊起他的“工作感言”。
“上大学时,社区每年给我3000元的补助,寒暑假还提供回家交通费。去年毕业后,别的同学还在为工作、租房问题发愁,我就已经通过实习与社区对接好,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了。现在每月收入五六千元,我很知足。”王进福所在的幸福社区是贡山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辖11个居民小组753户2300余人。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幸福社区主动谋划、自我“造血”,探索出党总支领办下的集团化、产业链式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建材、建筑、生鲜、餐饮、布草、餐具洗涤等多种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带领搬迁群众致富增收。
爱心食堂的隔壁是集体经济便民超市,米面粮油、学习用具等货品齐全,还支持全县城送货上门。2023年7月,幸福社区党总支整合资源,成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搬迁社区首家互联网服务企业——贡山县创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同年9月,集外卖、跑腿、家政、代驾、装修、同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玩转贡山”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里的超市一时成为全县百姓的购物首选。
云南中医药大学派驻幸福社区的第一书记高矗群对“玩转贡山”印象颇深:“起初,我们在县里开会时都穿上广告马甲请大家关注。一年多时间,全县1.8万人里有1.4万人订阅了小程序,现在日接单400单以上,日均营业额1.2万元,入驻商家达167户。”
在幸福社区,这样的“骄傲”还有很多。贡山县创合物业有限公司的布草车间几乎承包了全县所有餐厅的塑封餐具清洗业务,云南云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仅2023年发放的工资就超过631万元……高矗群介绍,幸福社区通过“实体+平台+资源”模式,将生活保障、居民就业、志愿者服务、人居环境提升等牢牢结合在一起,让群众既有实实在在的收入,又能感受到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目前,仅社区党总支领办企业便可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通过培训与项目承接相结合的方式,云常建筑公司每年可提供就业2000余人次;新项目启点酒店即将开业,将有效带动当地居民就业。随着更多“幸福点子”不断成真,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真正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幸福社区”。(记者:吴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