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昆明市宜良县:资源引路 以特致远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3-27 09:57:37 【字体:
【字体:

从春季茶园弥散的宝洪茶香,到夏季山中悄然生长的野生菌菇;从四季田野间蓬勃生长的有机蔬果,到餐桌上那一盘盘光亮似琥珀、令人垂涎的宜良烤鸭……近年来,昆明市宜良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紧扣市场需求,聚焦主导产业,精心编织了一幅农业产业升级的绚丽画卷。通过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宜良县将“土特产”这篇文章写得既深入又生动,赋予了“宜字号”农产品新的内涵——因“土”而质优、因“特”而形美、因“产”而势强。

近年来,宜良县创新“打造一个特色品牌、主推一批农特产品、组建一个产业联盟、开设一批特色店铺、推出一批特产礼包、培养一批电商队伍、抓好一个主题宣传”的“七个一”工作思路,培育打造“宜品良铺”“土特产”县域公共品牌,注册“宜品良铺”商标。在充分调研、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宜良县找准自身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的接入点,推出了花、果、茶、鸭4个主打品类。其中,花包括以三角梅为代表的观赏苗木及鲜切花,延伸至鲜花饼、花蜜和花茶系列;果涵盖板栗等干果坚果和蔬果粮油系列;茶聚焦云南特有的宝洪茶,打通全产业链;鸭则以宜良烤鸭为核心,开发多形态即食产品。在此基础上,开发了30余种“土特产”。

为提升产业的支撑能力,宜良县研究制定了《宜良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优化了“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布局,谋划设立了“七彩梦乡”系列乡村振兴项目库,2024年动态调优孵化了13个项目作为全县重点项目。作为重点项目之一的“七彩梦乡·宝洪茶农文旅综合体”,已连续多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得到扶持。通过成立宝洪茶协会,采用“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合作社+茶协会+企业+茶农”的模式,宜良县打通了宝洪茶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解决了个体茶农和茶企面临的抗风险能力差、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实现了联农带农、助农增收的目标。截至目前,茶园种植面积已达1.5万余亩,带动了1070户农户参与种植,年产毛茶量达120吨,实现年产值约1亿元。

产业立起来,还要让品牌知名度大起来、市场竞争力强起来。为此,宜良县抓住预制菜、中央厨房、“云品出滇”等契机,组织“宜品良铺”联盟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展销推介活动,分别与香港富临集团、上海市云南商会会员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向香港、上海发送白条鸭100万余只,并将改良版宜良烤鸭技艺带到了香港、上海,迈出了“宜品入港”“宜品入沪”关键步伐,有效推动“云品出滇”。同时,推出设计精美、个性化包装的“宜品良铺”特产礼包,深受市场欢迎。此外,依托现有5个直播基地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鼓励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直播+社区团购”“展会+直播”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进一步畅通渠道,助力宜良农特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近日,“宜品良铺”品牌“花”系列产品亮相央视新闻联播,进一步提升了“宜品良铺”品牌的热度和知名度。截至目前,宜良县已开设“宜品良铺”实体展销连锁店24家,整合线上平台6家,累计实现销售额13.9亿元。“土特产”走出去、经济效益跟进来、人民群众富起来的奋斗目标正在照进现实。(记者:刘薇薇)

     |      分享到: